内容提要:在城市的大街上,人们每天都能看到“扫地王”。生产这种专用车辆的企业就在天津的蓟州区,它曾为我国第一条高速公路生产专用清扫车,并在扫保车辆行业率先实现降低近一半油耗的应用创新。近年来,面对国内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这家34年的老企业坚持技术创新,不断丰富车型产品,成为民用服务装备车辆里的“百变金刚”。
天津北方网讯:在城市的大街上,人们每天都能看到“扫地王”。生产这种专用车辆的企业就在天津的蓟州区,它曾为我国第一条高速公路生产专用清扫车,并在扫保车辆行业率先实现降低近一半油耗的应用创新。近年来,面对国内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这家34年的老企业坚持技术创新,不断丰富车型产品,成为民用服务装备车辆里的“百变金刚”。
一则标准,“三十而立”的企业面临生死考验
走进坐落于蓟州京津州河科技园内“扫地王”专用车辆装备公司,只见组装完成的扫路车、清扫车、洒水车、垃圾运输车、雾炮车、箱式货车分列在库区广场,即将运送到全国各地。
“扫地王”创立于1986年,当时正赶上天津城市化建设快速推进,道路清扫绿化需求增加。发现机会的这家企业,迅速从汽车修理厂迅速转型成环卫机械车辆的生产厂。为了提高道路扫保车辆使用性能,企业当时派骨干甚至到德国学习技术。“1988年,我国第一条开工建设的高速公路沈大高速通车。当时服务高速的道路专用清扫车辆就是由我们研发生产的。”企业老员工回忆道。
到2000年后,国内从事清扫专用车的生产企业依旧不多。那时候的扫保车辆都有两台发动机,一台发动机用于车辆底盘的道路驾驶,第二台发动机专门为车载清扫设备供电。两台发动机不仅占用空间,还加大了车辆载重和油耗成本。企业技术骨干通过和国外车厂的合作研发,率先研制出将两台发动机合二为一的新型扫保车辆,车辆节省油耗近50%。这一技术创新让“扫地王”品牌在全国同行业中站稳了脚跟,每年都有比较可观的订单。渐渐的企业的经营方向从装备车辆生产转向了环卫项目,只保留已有的车辆生产线滚动运营。
随着我国对环境保护力度的不断增强,2018年6月22日,环境保护部、国家质检总局发布《重型柴油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六阶段)》,并从2019年7月1日起实施。新规中提出,国五柴油车辆都需要提升至环保标准更高的国六标准,国三标准柴油车逐步淘汰。而当时全国的同类车辆都按照国五及以下标准制造。新标准一出现,就引发扫保专用车行业的震动。
“当时,企业遇到了严重的资金缺口,车厂里只有三种不同吨位的高速扫保车型,还都是国五标准的。当时连研发新车型的钱都拿不出来,所有人都知道企业接下面临什么,但没人敢想……”一位员工回忆说。
在蓟州政府的协助下,当地的一家民营公司对这家30多年的“扫地王”专用车辆装备公司完成了增资整合,并重新调整了企业经营业务线,集中力量开发新车型。由公司重新招募电器工程、机械装备工程师,组建研发团队,一定要在新规定生效前保住企业的市场份额。
屡败屡战,研发路上的“痛与爱”
扫保专用车辆其实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车辆的底盘,由整车厂统一生产;另一部分是用于存放扫保设备的上部结构,这也是这家企业要研发制造的关键部分。其中,车体骨架的钢铁选材是最难的部分。如果选用的钢材质量过大,则会造成车辆超重,影响行驶速度和燃油尾气排放数值。如果过轻,则会因为钢材硬度不够影响车辆的行驶安全。
“我们设计团队9个人,那时候主要是熬夜,从车辆优化设计,车体骨架的塑形,再到零部件实验的参数收集……早上7点半到,晚上11点回家,连续1-2个月很正常。”企业分管生产业务的副总潘世肃说。
很快,第一台新型扫地车制作完成。可实验数据一出来,所有人都大失所望。因为车辆的载重超标,首次研发宣告失败。有了第一次经验,研发团队将第二次的重点放在轻型钢材中寻找替代品。两个星期后,第二台新车下线,但很快发现:轻型钢受不了扫地设备的压力,变形了。“车辆有变形就意味着安全隐患,之前的努力都付之东流了。”一位研发人员苦笑道。
第三次实验,研发团队将目光放在了特型钢材质。技术人员拿出钢材库各类样本不停做实验,进行数据模拟,筛选出符合硬度和质量要求的钢材。但新材质刚用于造车就出现了新问题。“这种材质很特殊,对高温焊接要求特别高。十几年的老工人操刀焊接还经常出现炸裂的现象。失败的时候内心很不好受,甚至有人都开始怀疑自己的专业能力了。”企业分管生产业务的副总潘世肃回忆道。
研发团队很快转换思路,筛选出符合条件的钢材。两个星期后,第四台试验车下线,所有测试符合标准。第一个新车型研发成功了!随后在不到6个月的时间,企业又做出了7种大型扫地车,并赶在新规生效前推向市场。最终,企业在当年完成了总量约130辆车的生产订单,年产值超过千万。
排兵布阵,“小身板”打造“大集群”
随着对传统车型的迭代进入正轨,企业决定向乡村和城市的扫保细分市场进军。可进入市场后才发现:现有的产品太少了。企业常务副总李昆明说:“我到全国各地跑销售。到地方一问,各地市容相关部门都是打包招标采购的。不仅要求有清扫车,还要有洒水车、雾炮车、垃圾车等好几种车型。想和其他企业联合竞标也不行,要求竞标单位只能是一家企业,这就很尴尬了。”
要突破市场瓶颈,难题还是落在了技术研发。可企业在短时间生产出新车型,还要“做好、做精”,这谈何容易。对于研发团队来说,最好的方法就是调研。“我们跑了蓟州、宝坻,河北唐山、北京丰台周边很多地方,收集现场使用的资料,图片,数据资料。包括他们需求的车辆多大马力,多大轴距、重量,还有哪些不好的体验。”
这些宝贵的调研资料也成为研发团队的“独门利器”。企业生产业务副总潘世肃举了一个例子:“这几年乡村人居环境提升的工程特别多,村庄都有厕所改造,政府对吸粪车的跑冒滴漏现象要求特别高。可山区的车要爬坡,还得把垃圾、厕所粪污挨家挨户收集起来,这就对抽气泵的要求特别高。我们对应设计了适合的参数,修改了吸污管的设计。特别是粪污车的吸污管,一般的企业都是8米长。我们从“航空快接插头”的设备里获取了灵感,设计了一个隐形支架,让车辆的吸污管变成10米+10米的组合管。因为很多山区农家比较陡,车开不到家门口,管道长了用着特别方便,还不会产生滴漏污染。”
在之后的一年多时间,企业的产品从“1个系列,3种车型”变成了“33个系列,42种车型”,应用种类从单纯的高速公路清扫,变成了扫路车、清扫车、洒水车、垃圾运输车、雾炮车、厢式货车等专用车辆装备多品类覆盖。
疫情风霜,再难也要保员工
在全品类车辆的促进下,2019年“扫地王”专用车辆装备公司年产值从2000万增长至4000万。可令人没想到的是,今年的春节“格外漫长”。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下,企业复工被推迟到2月底。而复工后的企业生产运营更加艰难,企业常务副总李昆明说:“最难的有三条:工人上不来,零部件进不来,成品出不去。”
由于企业在蓟州的工业园区,生产工人基本是本地村民。许多工人都因为村庄的严格管理而无法上班。企业刚刚复工时,能到岗的工人数量只有一半。因为许多零部件生产企业都设在湖北,产业链供应一时间难以接续。为了推动复工运营,企业梳理现有零部件库存,调整生产线安排,优先生产已有订单的车型。同时,政府相关部门也积极和村镇部门沟通,为企业提供防疫服务,对接扶植政策为企业降低运营成本。
“在疫情之后,国家和天津政府推出了很多政策,我们在社保、税收、水电减免方面都享受到了。比方说社保的减免,从二月到现在已经为我们节省了70多万,电费每月也能节省5%,”扫地王集团的总经理苏庆斌介绍。
复工半个月后,厂区的工人数量恢复到了疫情前的100多人,生产能力逐步恢复。考虑到部分工人没能到岗的原因,公司坚持不裁员,不减员,还为所有工人发放足额工资。企业的诚意也得到了职工们的回报,“复工的7个月以来,企业工人除正常退休外,几乎没有人员流失。上半年的订单也如期完成交付。”企业常务副总李昆明表示。
斜杠企业,做车厂里的“百变金刚”
最近,“扫地王”投资数千万元建设二期厂房,部署制造冷藏厢式货车生产线。企业又开始批量招工。
“这想法源于我们发现了新市场,去年政府出台了对于加强水果、蔬菜等产品要使用封闭式货车运输的要求。我们有专用车辆改装的企业资质,又有短时间研发制造新车型的能力。我们最近已经和国内知名物流企业完成了对接,生产线设计已经完成,预计明年5、6月份就能投产下线。下一步,包括冷链物流、仓栏货车等产业链也要延伸。依托车辆底盘的功能性装备研发能力,市场需要什么,客户需要什么,我们就生产服务什么,最终把企业做大、做活、做强”,企业总经理苏庆斌表示。(津云新闻编辑付勇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