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度让路法”刷屏,增进礼让救护车共识
“45度让路法”刷屏,增进礼让救护车共识
视点
“45度让路法”的刷屏,反映出人们对于让行特种车辆规定的积极响应,也表明了公众对“让行方法论”的知识普及需求。
这两天,一条“45度让路法”的短视频突然间刷屏,被众多网友点赞,也被不少人奉为“2020年开车必备技能”。而就在前两天,真实版“45度让路法”曾在成都上演。
所谓“45度让路法”,其实就是在拥堵的三车道路上,所有车辆都分别向自己左右前方45度角侧身转向,在逼仄的空间内给急救车让出“生命通道”,这被视作紧急情况下的教科书式操作。
“45度让路法”的短视频在微信群、朋友圈刷屏,既说明了让行救护车的共识渐次深入人心,“生命至上”的观念正广受认同,也是用正能量呼应正能量。
不管是救命的急救车,还是救火的消防车,抑或是应急的警用车和抢险的工程车,执行紧急任务时通常都得分秒必争,一刻都耽搁不得。这些特种车辆行驶在路上,只要正在执行紧急任务、拉响警笛,就应当拥有优先路权,那些社会车辆理应为其让行,而不能出现故意压车或强行超车等阻碍特种车辆通行的情形。
这不只是人本位的基本要求,也是法律法规的明文规定——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五十三条要求,警车、消防车、急救车、工程救险车执行紧急任务时,其他车辆和行人应当让行。
但在实际生活中,占路堵车的现象时有发生,这其中有拒不让行乃至故意阻挡的情况,也有堵得太狠想让没法让的情形。这牵涉的,就不只是观念跟意识问题,还有“技术”问题。
而“45度让路法”的刷屏,就满足了这重诉求:这反映出人们对于让行特种车辆规定的积极响应,也表明了公众对“让行方法论”的知识普及需求。
平心而论,给特种车辆让行未必就需要让车辆转向45度,“45度让路法”也不一定就跟现实路况契合,合理让行更需要根据当时具体车况路况灵活调整。何况很多道路上不仅有小车,还有大货车、大巴车,车身长短不一,有的车主驾驶技术也欠些火候,这样可能在让路过程中发生剐蹭。
但“45度让路法”无疑给严重堵塞情况下的让路,提供了某种指引:车辆可能没法大幅挪动,但“在螺蛳壳里做道场”、以微调让出空间,也是有可能的。正因是人心所向,又有参考价值,所以“45度让路法”才会在网上网下“疯传”。
而交警方面的释疑——45度让行导致压到实线不会扣分,也补齐了此次让行知识普及的“管理者话语”,打消了人们为特种车辆让行的疑虑。
要而言之,“45度让路法”未必是给特种车辆让行的唯一正确打开方式,可其仍颇具意义。其最大意义就在于,通过传播和讨论,进一步增强了主动让行特种车辆的社会共识,也让许多人解锁了更多让行技巧。而在这类共识强化后,还有哪些让行办法,是否还有更完善、更科学也更好操作的“让行大法”,也会有更自然而充分的延展讨论空间。
□徐建辉(职员)
(责编:鄂智超、连品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