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车企表现亮眼 乘用车市寒冬遇暖流

时间:2019-12-27 21:12      

自主车企表现亮眼 乘用车市寒冬遇暖流

  因国内市场消费动能不足、国六标准提前实施、新能源汽车补贴大幅退坡等多种因素影响,2019年收官在即,但整个车市仍继续承压。值得欣喜的是,正处寒冬中的车市终于在年底迎来好消息。尽管总体并未回暖,但降幅正在收窄。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以下简称“中汽协”)发布的月度产销数据,11月,汽车产销量分别完成259.3万辆和245.7万辆,环比分别增长13%和7.6%,产量同比增长3.8%,销量同比下降3.6%,销量同比降幅比上月收窄0.5个百分点。在乘用车方面,11月产销量更是达到了今年前11个月的月度最高水平,SUV市场也正在逐渐回暖。

  ■年底产销回暖

  11月,我国乘用车产销量分别完成了216.3万辆和205.7万辆,均达到了今年以来的月度最高水平,产销量环比分别增长11.6%和6.7%,产量同比增长1.9%,销量同比下降5.4%,降幅比上月缩小0.4个百分点。1~11月,我国乘用车累计产销量分别完成1917.5万辆和1923.1万辆,分别同比下降10.7%和10.5%。前11个月乘用车产销量降幅相比前10个月进一步收窄。不过,中汽协副秘书长陈士华表示:“降幅的持续收窄并不能说明车市回暖,当前车市仍面临较大压力。”中汽协秘书长助理许海东则表示,11月降幅收窄主要受去年基数较低影响。从月度数据可见,乘用车销量状况基本与汽车整体市场同步,呈现出两头高中间低的“U”型走势,而下半年同比降幅逐月趋缓,其中9~11月均好于上年同期水平。尽管继去年7月起,我国乘用车单月销量已连续17个月出现同比负增长,今年11月销量已冲高至今年前11个月第一。

  据了解,11月轿车产销分别完成98.1万辆和96.3万辆,分别同比下降7.1%和10.8%;MPV产销分别完成14.6万辆和12.3万辆,同比分别增长0.7%和-17.8%;SUV产销分别完成100万辆和93.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1.9%和3.3%;交叉性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3.7万辆和3.5万辆,分别同比增长25.5%和-7.7%。

  有行业人士表示,由于“双十一”的消费热情很高,厂商必须要有一些宣传吸引关注,抓住宝贵的消费热点,为未来销售奠定认知的基础。因此,各大汽车品牌对今年的“双十一”格外重视,促销活动多种多样,包括定金抵扣、整点秒杀、零首付购车、抽好礼等。不过,从11月汽车销量来看,电商“双十一”优惠购车仍是一种营销噱头,销量实际应该没有大幅狂欢。在展现形式和带货渠道上,直播已经是品牌、商家的标配,但购车仍是理性选择,电商狂欢远不如店头讲解的附加价值高,把客户引导到店是最有价值的电商导流。

  对于今年的最后一个月,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抑制2019年车市增长的重要因素是入门级乘用车市场的低迷,这也是受消费信心与消费能力不足的共同影响。12月的经济形势依旧复杂严峻,但春节前的消费是首购用户的集中爆发期,车市表现必然较强。前期积压的群体有待释放,因此春节前的购车有很大的潜在用户群体,需要创造更好的消费环境。据了解,2019年底发布的全新车型,诸如上汽大众在大型MPV市场投放的Virolan和广汽本田中级SUV皓影等,均为车企布局的战略车型,预计将在2020年二季度开始释放新车效应,很多潜在消费者而还处于观望的状态。

  ■SUV基石作用明显

  具体车型方面,11月,在乘用车主要车型中,与上月相比,MPV产量小幅增长,销量有所下降,其他三大类车型产销均呈增长;与上年同期相比,轿车产销均呈下降,SUV产销保持增长,MPV和交叉型乘用车产量呈一定增长,销量有所下降。1~11月,在乘用车主要车型中,与上年同期相比,四大类乘用车产销均呈下滑。其中,轿车产销同比均下降11.7%;SUV产销同比分别下降8.6%和7.1%;MPV产销同比分别下降18.2%和20.7%;交叉型乘用车产销同比分别下降4.6%和13.3%。

  据了解,1~11月,销量排名前十位的SUV生产企业共销售488.1万辆,占SUV销售总量的58.4%。在销量排名前十位的SUV生产企业中,长城汽车的销量最高,为79.2万辆;吉利控股销量位居第二,为70.8万辆;上汽大众排名第三,为56.5万辆。之后的排名依次为一汽-大众、长安汽车、东风有限、东风本田、奇瑞汽车、上汽股份和上汽通用。其中,与上年同期相比,一汽-大众销量增速依然最为显著,奇瑞汽车、上汽大众和东风本田继续呈较快增长,长城汽车和东风有限(本部)小幅增长,长安汽车降幅略低,其他企业下降明显。根据中国乘用车市场联席会的数据,11月SUV市场零售同比增长3.7%,其中大众SUV同比去年11月提升59%,新品带动的同比增量达到6万辆,对SUV稳增长贡献度巨大。

  根据中汽协数据,11月,自主品牌SUV销量为49.2万辆,同比下降5.5%,市场份额为52.6%,下降4.9个百分点。从车型上来讲,自主品牌SUV哈弗H6依旧是冠军销量,长安CS75、吉利博越也都一度占据高位。不可否认的是,在中国SUV车市整体增速减慢的情况下,合资SUV车型反而出现了逆势上涨的现象。在具体的车型上面,比如早已经推出的本田CR-V和逍客这两款车型,经过更新迭代之后,更加个性、时尚、智能的它们自然拥有更多“回头客”。同样,在自主品牌中,缤越和哈弗F7也做出了类似的尝试,自然也获得了更多消费者的选择。据了解,目前很多车企已经做好了明年的推新车计划。一汽-大众将推出大众ID.4和探岳Coupe;广汽丰田威兰达于明年上市,直接挑战其他日系紧凑型SUV;领克即将推出领克05,轿跑SUV市场又多了一位后起之秀。毋庸置疑,明年的SUV市场竞争会更加激烈,可能会有更多的像探岳这种黑马车型窜上销量榜。

  ■自主品牌两极分化严重

  11月,自主品牌乘用车市场占有率环比和同比均呈一定下降,共销售80.6万辆,环比增长4.7%,同比下降11.4%,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39.2%,占有率比上月下降0.7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下降2.7个百分点。在外国品牌中,与上月相比,德系和日系乘用车销量呈较快增长,韩系略增,美系和法系下降明显。与上年同期相比,德系销量保持较快增长,日系增速略低,其他外国品牌依然呈现明显下降。陈士华介绍,11月乘用车产销量降幅的收窄在一定程度上是受德系车销量增长的影响。11月,中国品牌轿车、SUV和MPV市场占有率分别为19.3%、52.6%和75.9%,与上月相比,轿车和MPV市场占有率小幅增长,SUV有所下降。

  1~11月,自主品牌乘用车共销售747.8万辆,同比下降16.9%,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38.9%,占有率比上年同期下降3个百分点。在外国品牌中,与上年同期相比,日系和德系品牌乘用车销量小幅增长,其他外国品牌均呈下降,法系降幅更为显著。1~11月,中国品牌轿车、SUV和MPV市场占有率分别为19.6%、52.5%和74.8%,均低于同期。

  根据中汽协发布的1~11月榜单,15家上榜的中国品牌乘用车企业集团中,有12家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销量同比下滑,占据了八成比例,仅有长城、奇瑞、一汽3家车企勉强维持了正增长。这组数据表明,自主品牌市场增长红利的逐渐消失,两极分化进而凸显。至此,参考自主品牌曾经接近50%的市场占有率来看,可见当下的自主车企正面临更为凛冽的“寒冬”。寻找新增长点,也成为了自主品牌迫在眉睫的重要抉择,自主品牌两极分化的局势也逐渐凸显出来。当自主品牌市场增长红利的逐渐消失,以及新能源市场降温的形势下,以长城、吉利、奇瑞为首的自主品牌第一梯队阵营纷纷开始布局旗下高端品牌层面,希望借助“品牌向上”打破市场格局,获得新增长点。

  行业人士表示,优胜劣汰在所难免,而“你上我下”才是自主品牌逆流之下的良性循环,两极分化也实属正常之态,并不可怕。害怕的是自主品牌在挤压之下,没有“自我救赎”的勇气,但显然现在对于自主品牌的担心还为时过早。毕竟,过了2019年,还会有一个2020年,况且2019年的“优等生”不在少数。(赵琼)

(责编:鄂智超、连品洁)

杏彩网页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