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主任医师潘纯回到了南京。自1月26日去武汉参加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工作以来,他已在重症救治一线连续工作了91天,没有休息过一天,直至武汉重症病例清零。
作为国家卫健委医疗救治专家组成员,80后青年专家潘纯在武汉金银潭医院担负新冠肺炎最危重患者的救治、指导等多项工作。他既是一线医生,又是制定国内重症患者治疗方案、指导抗击疫情的专家。
1月26日,正月初二,接到国家卫健委应急办的指令后,潘纯立刻从家乡赶回南京,随即乘坐高铁出征武汉。作为国家卫健委专家组成员,他赶赴最早收治重症病人的武汉市金银潭医院,开展新冠肺炎的救治工作。
在武汉,潘纯与来自联勤保障部队第900医院的战友张伟主任,共同负责金银潭医院五楼病区30张床位的重症患者救治指导工作。
2月1日上午,潘纯突然接到指令,请他尽快赶到3楼重症病房,配合上海支援湖北医疗队会诊救治一名重症新冠肺炎病人。
患者是一名50多岁的女性,她当时正在使用无创呼吸机救治,但病情突然恶化,出现了严重的急性呼吸窘迫征,氧饱和度不断下降,情况十分危急。
潘纯不顾感染风险,立即为患者做气管插管。“来不及请麻醉科医生,病人危在旦夕,时间紧迫,马上气管插管,我上!”
在没有充分防护准备的情况下,他将白色的正压通风系统往头上一套,来到重症病人的床头开始操作,5秒就完成了插管。
病人病情危重,潘纯在和国家卫健委专家紧急讨论后,决定使用国际最先进的ECMO(人工心肺)技术进行救治。
潘纯和湖北医生张露紧张工作了3个多小时,成功装上了人工心肺,病人终于脱离了危险。从进入3楼病房开始,他俩已经工作了7个多小时。两个年轻人身着厚厚的防护服,大汗淋漓,又热又渴,他们出来休息15分钟,一口气喝了2000多毫升水。
3个月里,潘纯治疗了150多位危重症患者,实施气管插管十余例、俯卧位通气近80例、人工肺呼吸功能支持8例。
白天查床、下医嘱、做治疗,晚上讨论病情搞科研,每天工作12小时以上,24小时处于待命状态,这是潘纯的日常。
每天晚上,他要和国家卫健委专家组成员一起,听取武汉定点收治重症患者医院的救治情况,与专家一道研讨,制定新冠肺炎重型危重型临床诊疗规范,指导全国医生进行重症病人救治。
他们不断推陈出新,讨论修订重症治疗方案。潘纯作为第一作者在《中华内科杂志》专家笔谈栏目发表了两篇论文,对重症病人实施无创通气、俯卧位通气治疗方案作了详细分析,并给出了相关治疗建议,这一推荐被写入新冠肺炎的治疗指南。
潘纯还在国际医学顶级杂志《美国呼吸与危重症杂志》上发表俯卧位通气技术可以有效改善肺内气体分布的论文,引起了国际同行的高度关注和认同,70天内该论文关注因子达到300,成为目前该刊物点击率最高的论文,为全世界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提供了一个新的治疗方案。
潘纯还通过“云对话”向巴基斯坦、西班牙等7国32家医院的专家分享新冠肺炎重症病人救治方案、解读中国专家在战疫中形成的经验与共识;通过“云讲演”向东南大学1万多名团员青年讲述“疫情面前的中国力量”,为青年学生上了一堂特殊的“信仰公开课”。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润文 通讯员 程守勤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