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人民医院余学清:临床科研两手抓,是“医匠”更是“医学家”

时间:2020-05-09 10:07      

前言:1984年,余学清从中山医学院毕业投身于医学事业,而后赴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医学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02年作为高级访问学者赴美国Baylor医学院肾脏内科从事合作研究并聘为客座教授。30多年来,余学清一直专心于肾内科疾病的临床和研究工作,将中国的肾脏病学成果推向了世界。他认为我国医学发展已在世界舞台上崭露头角,并逐渐从舞台边缘,走向舞台中央和聚光灯下。

在整个采访对话过程中,余教授多次强调,“医生”也应该要具备“医学家“视野。我国拥有丰富的临床资源,同时受益于政府的一系列利好政策与国际化举措,临床医生可以更专注科学研究,通过不断发现和凝练临床科学问题,设计解决方案,解决临床问题,来助力提高整体医疗服务水平。

从学习,敬仰,共同进步到领先,我国临床科研走向世界舞台中央

作为“新三届”学子,余学清经历了中国巨变的改革开放时代,见证了我国医学领域四十多年来的发展之路。

余学清回忆,改革开放初期,高考制度刚刚恢复,校园、教学设施都处在一个非常初步的水平。当看到老师从国外带回的计算器、打字机等,同学们都带着崇敬和羡慕的眼光。到了八九十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加强和深化,一批批海外留学人才回到祖国,为中国医学界带来新气象。虽然还远远不能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国内的学习工作条件已经有了很大改善,临床所需的医疗设备的配置也在逐渐提高,大家开始重视基础研究,动物中心也被建立起来。在2000年后,我国临床科研领域经历了显著的变化。经济的发展带动了社会的进步,医学科学也跟着一起争光,医疗水平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科学也达到了一定的深度,中国临床研究者慢慢地能拿着自己的创新研究成果与国际同行同台平等交流。

“今天,迈入新时代的我们有了新目标,我国临床科研从曾经世界舞台的边缘慢慢走上舞台。现在舞台中央有了中国的位置,有了中国人的身影和声音。”余学清说,其中很明显的一个标志就是,中国学者能够到国际组织做副主席、主席,能够在国际期刊担任副主编、主编,至少也是编委或主题编委。

立足中国疾病现状,发挥中国优势

作为肾病领域的专家,余学清一直心系中国庞大的慢性肾病患者群体。在中国,慢性肾脏病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在这个背景之下,余学清和团队参与了肾性贫血创新药罗沙司他的临床多中心研究,令人振奋的是,中国的研究团队率先完成了罗沙司他的临床试验,这是全球首创新药第一次早于欧美率先在中国孵化落地。

余学清表示,以前很多药物到中国来做临床三期或四期之前,就已经在海外做完一期和二期临床试验,科研成果也已经在国际权威杂志《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或《柳叶刀》上发表。这就意味着,即使将来我们的样本更大,临床试验做得更好,也只是重复,早已失去了创新引领的先机。

“如果我们从一开始就参与,早点融入,就能确保临床科研既是同步的,也是全球的、多民族及多地域的,这样的研究成果对全球,对药厂,对病人都是好的。“余学清说,中国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与人群优势,发挥利用好优势,我们将取得在世界基础医学、临床研究、转化研究上更辉煌的成绩。

临床科研国际化带来机遇与挑战

2019年,罗沙司他中国三期的临床研究的两篇论著背靠背登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 余学清认为,这一成果率先落地中国,得益于国家政策鼓励与国际同步,体现了我们在临床科研已经积累了较成熟的经验,也有足够的人群、队伍和平台来快速完成研究,同时也说明跨国企业对中国的重视和信任。

但是,在融入国际临床科研过程中,中国临床科研学者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余学清表示,首先我们要重视合规性建设,其次也要严格遵循GCP原则来严格执行临床研究方案,第三是在整个过程中确保数据的正确性、完整性与及时性,保证研究的高质量。

罗沙司他的创新机制与突破性疗法也为今后的科研工作带来很多启发。余学清说, “我们要继承前辈已开辟的道路,更要有创新意识,探索更好的路径。探索是无止境的,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

“医匠”与“医学家”

在医院争论比较多的就是,临床医生工作如此繁忙,哪里还有时间做科研?也有很多人错误地认为,只有做细胞、动物、基因、蛋白组学才是研究。余学清认为,医院应该主要有三个群体,第一个群体负责把病人的病看好,主要是看病;第二个群体是专职科研人员,主要做研究;第三个群体是学科带头人,负责领导和引领学科的发展,必须是医教研全面发展。

他表示,医术精湛的医生是“医匠”,人民群众需要大量这样有匠心精神的医生。然而优秀的“医匠”也应该要具备“医学家”视野和素质,不仅仅是传承,更需要发展和引领未来。

余学清表示,做科研不单单是解决科学问题,更是对一个人整体的培训。“我觉得研究很重要,有时候看病只是服务一个小群体,但做科研不单单是解决科学问题,更是服务于大医学,将惠及更多群体,所以我鼓励大家多做科学研究,通过发现临床问题,设计解决方案,解决临床问题来助力提高医疗服务水平。”余学清补充说。

积极开展科研合作交流,实现双赢

谈及广东省人民医院的科研建设计划,余学清认为,首先要通过调研医院的现状,来确定未来发展的方向。在摸清情况后,制定相应的包括人才、平台与团队的规划,接着进行组织实施。在积极支持重点学科如心脏科、肺科、老年医学、肾脏科等发展的同时,也会兼顾平台如病理、检验、妇产科、儿科、护理的学科建设,提升医院竞争力。

科研的发展离不开合作。正如参与罗沙司他全国多中心研究一样,目前,广东省人民医院正积极探索国际、国内、区域、院际之间的合作。余学清说,广东省人民医院的自身优势是医疗服务水平和质量,在科研教学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必须挖掘内部潜力,在短时间内更需要借助外力来加速成长。通过建立联合研究室,广东省人民医院支持500万~1000万人民币/每年,连续3~5年,来吸引高水平研究团队和院士团队落地,支持医院的学科建设和科研水平的提高,实现合作双赢或多赢。余学清表示,感谢大家的支持和帮助,也希望与大家一起努力建设好广东省人民医院,为我们的医学事业做出贡献,助力“健康中国和健康广东”的宏伟战略。(广东省人民医院供稿) 

杏彩网页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