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感染肺炎疫情蔓延,一段时间以来,鱼龙混杂的各类疫情相关信息,通过各种渠道“狂轰滥炸”,让社会和民众情绪深受影响而“汹涌澎湃”。
在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的当下,该如何应对疫情影响心情?中国科学院官方科普平台“科学大院”2日刊发心理学专家学者科普文章,梳理分析疫情怎样影响心情,提醒公众如何调适应对,以“心药”医“心病”。
疫情如何影响心情
心理专家称,每当重大事件发生,一些新奇的、具有一定程度不确定性的信息出现时,很容易吸引个体注意力。如果这些信息具有很大危险性,对个体心理产生一定威胁,个体就会产生很强的不确定性,这种“未知”和“不确定性”产生的失控感会使人感受到恐慌和焦虑的情绪,并可能对引起不确定性的事物产生愤怒指责的情绪。
具体到此次疫情,人们对新型病毒知之甚少,个体会产生一种强烈的不确定性,因为人们无法从外界寻求足够的相关信息来满足对于有关问题和事件的认知性需求,而过度的不确定性和未知会使个体产生一种无望、无助感,再加上疫情持续严重,疑似、感染和死亡病例持续增加,可能会使人产生失控感,进而产生焦虑和恐惧情绪,愤怒和指责的情绪也随之产生。这种普通民众焦虑和恐惧情绪也可能因为个体对信息的误解而加剧(如人们对于隔离、封城的误解),在社交网络的运行机制中被放大。
心理学家通常把这种特殊的焦虑称作“感染焦虑”,病毒的传播性和致死性未知、潜伏期长且尚无有效的治疗方式使得人们感到焦虑和恐惧,让人感到难以放松,注意力全部被牵制在疫情信息上。这种特殊的焦虑与人们普通生活事件焦虑的性质不同,已有研究证实,过度焦虑和恐惧情绪会引起身体的各种不适,导致免疫力下降。
由于新冠病毒潜伏期长,一开始不知情、在无任何防护情况下出门的个体,可能产生被感染的担忧;最近有轻微感冒和其他身体不适症状的个体,可能会怀疑自己感染了新冠病毒。因此,大量有关和无关的病人都涌入医院,对医院的正常运行可能造成压力,甚至在医院发生交叉传染。当个体长时间专注于这种不良情绪,产生并接受消极的心理暗示,就会产生疑病心理,既对人们身心健康有很大影响,也会无效占用公共医疗资源。
同时,普通民众通常是个体在网络、电视等媒介中看到有关疫情的文字、图片、视频后,产生对患者、医生等人不幸和痛苦的共情和同情。相反,有些民众对不断变动的疫情数字,已心生麻木之情,因为在信息爆炸时代,人们会自动启动一种心理保护机制——“同情疲劳”。这种个体对他人病痛感受的过于敏感和麻木都可能对身心健康不利。
普通大众似乎没有能够帮助解决疫情的措施,这种无力感,也可能使人陷入更深的焦虑中。研究表明,不切实际的、一厢情愿的想法(例如希望病毒自己消失),不仅没能缓解人们的焦虑,更严重的是使得身心健康受损。
此外,当疫情愈发严重、造成更大消极影响时,个体会对引起疫情的人、事、物表现出更强的厌恶和愤怒,这是“认知失调”的一种表现。在产生厌恶和愤怒过程中,人们也可能会伤及“无辜”——“武汉”“疫情来源”“湖北来的”“隔离”这些本不相关的词,因疫情而联系到一起,由于对事情和相关群体之间的认知缺乏,人们也可能产生对于某些特定群体的“公众污名”,可能导致对武汉人、湖北来往者产生恐惧、躲避、排斥甚至是攻击行为。
心病还需心药医
心理专家指出,抗击疫情需要全社会共同的努力,疫情引发的社会情绪和公众心理问题,也需要“对症下药”,公众至少可从以下几点做起:
一是科学认识新冠病毒,学习了解关于新冠病毒的知识,缓解自己的过度焦虑和恐慌,并对信息获取渠道进行筛选,通过准确可靠的信息来源了解疫情发展动态。
二是积极采取预防措施,做好个人防护、避免感染是对防控疫情做到的最大贡献。
三是乐观应对新冠病毒,应坦然面对和承认真实的心理感受,不必刻意强迫自己否认存在的负面情绪,也不要太过于关注疫情信息,使自己过度焦虑。人们应使自己的焦虑水平保持在一个适中程度,不要轻易被他人的情绪和想法所感染,当发现自己的心理状态处于一个自我无法调节的消极状态时,可以寻求外界专业的心理援助。
四是充实假期生活,多关注自己的情绪和心理变化,并把注意力转向有意义的事件上。面对这个春节的超长假期,人们应该给假期每天的生活做一个计划,合理安排好假期生活。(记者 孙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