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医药政策回眸:人民用药更实惠 更安全 更便捷

时间:2020-01-27 07:10      

“医保药品谈判前一周,我在下乡调研时,有一位患有严重类风湿疾病的女性,因为负担太重无法选择疗效更好的药品,只能坐在轮椅上。这次,她的对症药品就在我们谈判的品种里。回去后我们将加快推进政策的落地实施,让她尽快用上效果更好的药品。”参与2019年医保药品谈判的吉林省社会医疗保险管理局局长刘宏亮欣慰地说。

完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是“健康中国”国家战略重点任务之一,是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基础。2019年,药品管理法、疫苗管理法修订颁布实施,医保报销比例调整,带量采购与使用试点扩围,医保药品目录调整,救急救命药品稳价保供长效机制建立,安全用药科普,医药创新浪潮迭起……一系列制度、举措在助力提高人民用药的可获得性、可负担性、多选择性、安全有效性、便利性等方面取得了多重突破。

药品降价更普惠 民生与市场双赢

2019年国家促药价下调、助力患者受惠的两大政策“利器”,就是国家组织药品集中带量采购与使用扩围,以及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常规准入与谈判准入)。厦门的患者林先生就是这两大政策的受益者。

肺癌患者林先生一直服用的肺癌靶向药物吉非替尼片,此前一盒价格为2280元。让他感到庆幸的是,“4+7”带量采购落地后,这款药物的价格降幅达到76%,现在每盒仅为547元。以每月三盒用量举例,患者用这款药的费用,由6840元可以降到平均1600元。此外,林先生还可享受一定比例的医保报销,最终的药价明显减轻了费用负担,如今自费的部分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政策的“合力”让很多此前通过非法渠道代购“神药”的患者可以放心购买正规抗癌药。

厦门是“4+7”集采政策首个落地的试点城市,当地患者率先享受到了试点改革的红利。试点地区药价的大幅降低,使试点省份形成了价格“洼地”。在山西太原,此前常有患者跑到北京或者西安去买“便宜药”的情况。2019年12月1日以后,太原市公立医疗机构按规定正式采购使用中选药品,25种药品在太原市的公立医院“降价”,群众可以在家门口的公立医疗机构以更实惠的价格买到药品。

以降压药为例,在山西白求恩医院以前买络活喜一盒24元,现在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一盒4毛9。每个月用4盒药算下来,能省90多元;脑血管疾病的抗血小板药物,以前每盒108元,现在买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每盒17.81元。按照一个月服用4盒计算,每个月能节省360元。

从2019年4月1日起,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从11个试点城市全部落地扩围至全国,使全国符合条件的医疗机构都能够提供质优价廉的试点药品,进一步降低群众用药负担。

近年来,医保准入谈判成为“救命药”降价的重要举措。

在2019年两会“部长通道”上,国家医疗保障局局长胡静林曾表示,“17种抗癌药降价纳入医保,平均降幅是56.7%。到2018年底,一个多月时间,报销人数达到4.5万,报销金额2.6亿”。政策落地用了不到半年的时间,不仅实现了大降价,而且迅速纳入医保,使得大批癌症患者以最快的速度,享受到了实实在在的红利。

为了巩固降价成果、形成联动效应、扩大普惠范围,2019年,国家继续对医保支付压力较大、临床价值较高的药品进行了医保准入谈判。

在2019谈判准入药品名单公布的当天,一段“4.4元4太多,难听,再便宜点,感受下医保局专家的灵魂砍价”视频走红网络。视频内,谈判专家将治疗糖尿病药品达格列净片(安达唐)的价格从5.62元最终砍到4.36元,尤其是4.4元到4.36元,为了0.04元的价格差,专家绞尽脑汁、分毫必较。

最终,97个谈判药品全部纳入目录乙类药品范围。其中,三种丙肝治疗用药降幅平均在85%以上,肿瘤、糖尿病等治疗用药的降幅平均在65%左右。多个全球知名的“贵族药”开出了“平民价”,进口药品基本都给出了全球最低价。

“国家把治疗丙肝的药物纳入医保意义重大,对我国丙肝治疗是一个里程碑。”中国科学院院士、传染病学、肝病学专家王福生表示,通过国家医保谈判拿到了全球少见的低价。国家承担大部分、个人承担小部分费用,药品厂家对现在的价格也能接受,达到了多方满意的结果。

“糖尿病几乎是终身治疗,药物质量、降糖效果及安全性极为重要,同时合理价格也非常必要”,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瑞金医院副院长宁光介绍,以往的糖尿病治疗药物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但不令人满意,而且在防治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方面更差强人意。新的创新药物在降糖同时可以降低体重、甚至于降压和改善脂代谢,并可降低心血管并发症,医保中囊括此类药,将为糖尿病治疗带来新曙光。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副院长周玉杰也表示,此次国家医保正式纳入了四种肺动脉高压靶向治疗药物,对于肺动脉高压患者来说是一大福音。国家通过发挥医保的作用,减轻了肺动脉高压患者的治疗负担,让这些患者有了更多的治疗机会。

这些专利创新、疗效确切的“救命药”,经过谈判纳入医保,大大提高了药物的可及性,初步实现了参保患者“用得起”这个目标,用药保障能力明显提升,改善了患者生存质量,延长了生存期。

此外,针对民意关切较高的抗癌药,2019年发布的《健康中国行动——癌症防治实施方案(2019—2022年)》明确,加快境内外抗癌新药注册审批,促进境外新药在境内同步上市,畅通临床急需抗癌药临时进口渠道,提高抗癌药物可及性。新修订的《药品管理法》中,对备受争议的“药神案”“代购境外抗癌新药,算不算假药、该不该处罚、如何处罚”等问题进行了明确的回应与界定。这些方案、法规的加持,对患者、医生乃至药品研发都是重大利好。

可以预期,随着更多好药、救命药被带量采购,被终端医院落地使用,通过谈判纳入医保,更多的新药加速审批上市,高价药之痛将逐渐走入历史。

多项新招疏解常用药短缺 保供稳价惠民生

治痛风常用药别嘌醇价格贵了好几倍且多地缺货,心脏急救的常用药硝酸甘油片从4元多猛涨至60多元……2019年,全国各地相继出现别嘌醇、阿糖胞苷、甲氨蝶呤、硝酸甘油等药品涨价断货或供应不足的消息。

便宜又好用的药出现短缺怎么办?

针对“扑尔敏过度涨价、硝酸甘油一定程度短缺”现象,国家医保局副局长陈金甫回应说:“我们采取了几个应对举措,一是约谈企业,说明情况予以纠正,回归正轨。二是拒不纠正的,通过社会信用体系给予惩戒,向社会公布、披露,用市场机制来解决市场的问题。三是依法处置,市场监管总局对原料药垄断等不正当竞争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正在立案调查的还有一些,在这方面起到了震慑和纠偏作用。对出现的涨价事件已经形成了部门联动、及时应对的机制”。

监测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短缺药品超过2000个,在此基础上,大批常用药大涨价,有的涨幅甚至高达99倍。其中的甲巯咪唑、鱼精蛋白、巯嘌呤等药品短缺、涨价,都曾引起过社会广泛关注。进入2019年以来,短缺药供应保障已经是新一轮医改的重要任务,总理也多次喊话,对患者天天服用的常用药,特别是救命药决不能“任性”涨价、断供。

近年来,我国短缺药品供应保障不断加强,取得积极成效,但仍面临药品供应和价格监测不够及时灵敏,药品采购、使用、储备以及价格监管等政策有待完善等问题。建立健全基本药物、急(抢)救药等常用药保供稳价长效机制,事关人民群众健康安全。

为了建立长效机制,在保供方面,促进基本药物优先配备使用,提高公立医院基本药物配备占比。加强协同监测、做好短缺药品清单管理、实施短缺药品停产报告、搭建短缺药信息采集平台,实施药品停产报告制度,健全短缺药常态储备机制。落实直接挂网和自主备案采购政策、建立健全短缺药品常态储备机制。

在稳价方面,加强药品价格异常情况监测预警、强化药品价格常态化监管和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执法力度。对不合理涨价依法依规督促纠正,必要时采取公开曝光、中止挂网等措施;完善法律法规,对垄断、操控价格等行为,依法实施巨额罚款、市场禁入直至刑事处罚。同时,完善药品采购政策,对短缺药清单中的品种允许企业自主合理定价、直接挂网招标采购;对替代性差、供应不稳定的短缺药、小品种药,采取集中采购、加强集中生产基地建设等方式保供。研究加大急需药品进口,满足群众需要。

不久前,第二批小品种药(短缺药)集中生产基地建设单位名单正式公布。意味着生产的小品种药(短缺药)将享有企业自主合理定价、直接挂网招标采购的权利。药联体将解决市场信息不对称问题,实现上下游联动,同时在集采、医保等环节的政策支持下,相关企业也将享有合理的利润空间。加上2018年底公示的上药、国药、成都倍特牵头组建的三个联合体,短缺药生产基地已经基本实现了辐射全国的目标。

到2020年,6个联合体将实现100种小品种药的集中生产和稳定供应。相关企业的技术改造将获得发改委的支持,而被列为小品种的药品,也将获得药品审评审批环节的优先待遇,在集采环节也可有直接挂网、合理定价的利好。

从结果看,第一批短缺药生产联合体已经取得了一定成绩。2019年9月份,上药核心企业上药信宜所在的南通市公开消息显示,由上药信宜联合23家企业组建的短缺药生产联合体,不仅规模已经扩大到26家企业,且确保了最新141短缺药目录中的42个品种的正常供应,包括地高辛片、青霉胺片、氯丙嗪片等。

扫码刷脸挂号取药 网售处方药不一禁了之

2019年,很多人在生活中已经可以感受到“买药就像买日用品”一样的方便。

“这几种是风寒感冒用的,这个退烧效果比较好……”货架上摆着药品和医疗器械,穿着白大褂的售货员正在给消费者介绍感冒药的用法,这是北京市朝阳区某商业区连锁便利店的一幕。

店内上架数十种非处方药和医疗器械,包括四季感冒药、板蓝根颗粒、退烧贴、体温计、血压计等。除了墙上挂有一张《药品经营许可证》外,这家便利店的布局与其他店并无不同。

2019年北京市政府年度重要民生实事项目之一,就是在50家连锁便利店试点为市民提供板蓝根、电子血压计、医用防护口罩等乙类非处方药和二类医疗器械销售服务。北京市药监局通过明确政策支持、简化行政审批,2019年北京已有58家便利店取得销售乙类非处方药和二类医疗器械相关资质。

“与传统药店相比,连锁便利店营业时间长、店面密度高,如果能售卖乙类非处方药,确实极大地方便人们的购药需求。”北京大学药学院药事管理与临床药学系主任史录文说。

与买日用品可以捎带买常用药的便利相比,医保电子凭证就显示出互联网、信息化、电子化技术应用的便利优势。患者“一卡行天下”,甚至不必持卡,仅需刷手机或刷脸,可以便捷就医并享受医保福利。

11月24日,国家医保局推出全国首张医保电子凭证,集医疗票据、医保卡、就诊卡的功能于一身,并且实现了电子化。医保电子凭证可以实现就医买药不刷卡,在药店可以凭医保码付款,在医院可实现挂号取药等功能。其中,山东省济南、青岛、淄博、烟台、威海、日照、临沂、聊城市和省本级等9个统筹区为医保电子凭证和移动支付工作试点地区。患者看病时,带着手机凭码轻松支付,没带手机可“刷脸”。

近年来,网络售药是群众呼声较多的诉求。在2019年新修订的《药品管理法》中,没有因为网络售药的安全隐患一禁了之,采取了包容审慎的态度。明确处方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通过网络进行销售。

网络销售药品坚持线上线下相同标准、一体监管的原则。对于网络销售的主体,必须首先是取得了许可证的实体企业,线下要有许可证,线上才能够卖药。网上销售药品,要遵守新修订的药品管理法关于零售经营的要求。

此外,对网络销售处方药要求更严格,比如药品销售网络必须和医疗机构信息系统互联互通,信息能共享,确保处方的来源真实,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配送也必须要符合药品经营质量规范的要求。努力规范和引导药品网络销售健康发展,更好地保障公众的用药权益。

“全球新”“改良新”并进 从治本入手缓解百姓用药难

“以免疫治疗最受人瞩目的抗肿瘤新药PD-1为例,2018年在国外两个跨国制药企业产品分别在中国上市以后,中国的本土制药企业研发的PD-1也上市了,这在过去药物研发历史上,国外的产品和中国本土的产品,在半年时间内相继上市,是没有过的事。”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科医院副院长石远凯表示。药品审批在抗肿瘤新药上的速度让业内惊叹。

2019年11月4日,中国企业自主研发的抗癌新药“泽布替尼”,以“突破性疗法”的身份,“优先审评”获准上市。泽布替尼也成为第一个在美获批上市的中国本土自主研发抗癌新药,更是改写了中国抗癌药“只进不出”的历史。

新《药品管理法》更从制度设计上鼓励创新、加快新药上市、护航医药创新。明确了药品研制导向、实施关联审批制度、实施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对药品全生命周期管理承担责任等内容。为了使那些急需治疗的患者能第一时间用上新药,通过制度优化与支持,缩短临床试验的研制时间。对于治疗严重危及生命且尚无有效治疗手段的疾病,以及公共卫生方面急需的药品,临床试验已有数据显示疗效,并且能够预测临床价值的可以附条件审批,提高临床急需药品的可及性。

医药创新的重点在于研发出安全有效的新药,在解决患者用得上的同时,更要让患者用得起药。2019年的医保目录药品调整工作中,谈判成功的8个国产重大创新药品绝大多数都是近年来上市的新药,其中很多是2018年新上市的。

2019年,我们看到一个又一个创新药品相继问世,一批批具有明显临床价值的创新药通过优先审评程序获批上市,一个个民意呼声沸腾的救命好药通过谈判进入医保,社会效益显著。

对比很多原研药价格高,重症患者无力负担,仿制药有着性价比的突出优势。2019年,我国医药创新在“全球新”上努力的同时,也在可以填补临床空白、实现有效的药品替代的“改良新”上齐头并进。

首批33种仿制药获国家鼓励,列入国家相关科技计划,对其注册申请进行优先审评审批,老百姓有望吃上更多紧缺实惠药。其中治疗风湿类疾病的药品“甲氨蝶呤”、皮肤用药“维A酸”等紧缺药品,儿童白血病常用药巯嘌呤、抗癌药甲氨蝶呤片、艾滋病用药利匹韦林等均榜上有名。

“仿制药同样可以达到一定的疗效,如果仿制得好,疗效甚至可以和原研药相媲美。不仅如此,省去研发过程的仿制药,价格要比原研药低得多。”航空总医院副主任药师陈群表示,这样一来,有限的医保基金就可以负担更多的患者,老百姓吃药也会更加便宜。“仿制药同样可以达到一定的疗效,如果仿制得好,疗效甚至可以和原研药相媲美。不仅如此,省去研发过程的仿制药,价格要比原研药低得多。”航空总医院副主任药师陈群表示,这样一来,有限的医保基金就可以负担更多的患者,老百姓吃药也会更加便宜。   

杏彩网页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