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财税政策的杠杆作用做强“第三支柱”,既需要居民调整心态,积极有为,也需要细化相关政策,引导鼓励。政府、机构、居民协同出力,才能更好地撑起养老保障网
春节将至,许多人千里奔波回故乡,陪父母过个年。在人口老龄化和流动加速的背景下,“如何养老”成为许多家庭的重要议题。
实现老有所养,一方面需要建设高质量的服务和产品供给体系,另一方面,必须增加养老金储备,让老年人有能力满足衣食住行、医疗等基本需求,以及丰富多彩的改善性需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的基本养老金水平大幅提高,职工养老金十五“连涨”,累计涨幅可观,在国际上亦不多见。城乡居民基本养老实现并轨,进一步彰显制度公平。但一直以来,我国养老体系结构失衡的问题比较突出。国际上,用退休时的养老金领取水平与退休前工资收入水平之间的比率,即养老金替代率,来衡量退休前后生活保障水平的差异。参考国际经验,养老金替代率达到70%以上,才能保证人们退休前后生活水平基本相当。而目前我国养老体系“第一支柱”——基本养老保险的替代率目标是59.2%,“第二支柱”——企业补充养老保险以及“第三支柱”——商业养老保险的替代率均不足1%。建立安全稳健的国家养老储备资金,“第三支柱”替代率水平应该保持在15%至20%。通过财税政策的杠杆作用做强“第三支柱”,鼓励居民提高商业养老金储备,是比较积极有效的做法。
做大做强商业养老险,不仅直接增加居民养老金来源,由于其设计灵活,未来还有望和长期护理、医疗康养等商业服务对接,从供需两端发力,为老年人享受更周到的养老照料提供更多资金来源。
2018年我国启动税延商业养老险试点,用延迟缴纳个人所得税的政策鼓励居民购买商业养老保险,被视为正式为“第三支柱”奠基。但试点一年多来,参保人数并不多。2016年,我国还启动了针对老年人养老需求的“住房反按揭”试点,但保险公司也大多处于观望状态。
如何尽快做强“第三支柱”,更好地撑起养老保障网?
首先,居民应调整心态,积极有为。财政兜底的基本养老保险旨在“保基本”,具有普惠性质。国家现在倡导个人投保商业养老保险,不是对老百姓“撒手不管”了,而是在努力织密、织牢“兜底”保障网的同时,鼓励居民个人根据自身能力主动增强保障。这是国际上发达国家的普遍做法,也是在打造养老保障“升级版”。居民应积极运用市场手段增强自身保障,合理规划、早做筹谋,妥善安排养老财富储备。
其次,相关政策还应完善细化,增加可执行性。有关税延养老保险试点扩展、财政鼓励个人建立养老财富储备的政策相继出台,下一步还应通过财税手段让这些政策尽快落地,进一步释放商业保险发展空间。比如,加大税收优惠力度,增加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的缴费比例;对中低收入群体进行直接补贴;对投保税延养老险的群体,在保险投资环节免税,而在领取环节合并其他收入缴税等。
此外,要鼓励银行、保险、基金等不同金融机构发挥各自专业优势,共同参与“第三支柱”的建设。引导银行理财和信托业稳妥转型,优化金融产品和机构体系,吸引更多居民投资养老保障类产品和基金,为实体经济“输血”,做大居民财富蛋糕。
“第三支柱”的建设涉及保险、银行、证券、基金等多个行业,需要不断完善跨行业的信息整合和资源共享,监管部门也要增强政策协同,强化动态监管,减少因市场波动造成养老资金价值波动,让居民养老的“钱袋子”安全、稳健运行。
《 人民日报 》( 2020年01月20日 18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