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儿童中心学前教育部策划发起、组织开展的以培养好思想、好品行、好习惯儿童为主要内容的“家园共育好儿童”幼儿家庭行动计划,以立德树人为目标,辐射带动、服务引领全国家庭培育“三好”儿童,使家庭和社会形成重视和主动培育“三好”儿童的良好风尚。
据了解,“家园共育好儿童”幼儿家庭行动计划自2019年1月实施以来,共有1000余名幼儿和幼儿家庭参与其中。经过实践研究与探索,逐渐形成了家园共育好儿童“6+X”家庭德育实践模式。
其中的“6”分别是:
内容引领专业化,中国儿童中心学前教育部根据家长需求编写出《幼儿培育指南(3~6岁)(试行)》《儿童家庭德育指导手册(3~6岁)》《家园互动手册》等学习和互动材料,就如何对孩子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如何避免孩子成为“小胖墩”“小眼睛”等20余个典型问题给予示范引导;
培育目标可视化,将好思想、好品行、好习惯分解为31个指标、256个典型表现,细化培育过程,助推目标达成;
参与主体联动化,遵循以园带家、以幼带家、以家带家、以家带社区、以家带社会的思路推进,注重家园社协同育人;
德育过程生活化,以生活和游戏为载体,通过主体活动、一日生活、欢乐家庭日、习惯打卡、重走红色路等,开展参与式、渗透式的品德教育;
德育结果外显化,通过《家园互动手册》分享、“三好”儿童个性展、家长讲故事人人上讲台等多元化分享与展示,让德育更真切,化虚为实,有效提升德育实践效果;
家庭赋能持续化,通过共情家长需求、建立三级家长委员会制度、特殊儿童关爱、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等,建立和维护良好家园关系,促进家庭德育可持续发展。
2019年底,“6+X”模式被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评选为“首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创新案例”。
“家园共育好儿童”计划在面向家长的网络问卷调查、纸质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中发现,项目实施过程有效激发了家长的主体责任意识,引导了家长的教育理念与方法。家长的认知、情感和行动都发生了积极的变化。家长们纷纷表示,这个计划为每次活动确立了主题,使家庭活动有了“魂”。比如,好思想主题,让孩子意识到自己是中国人,认识国旗国徽国歌。
有家长表示,“家园共育好儿童”活动用家风的力量、幼儿园的力量唤醒孩子心中的那份好与爱,唤醒孩子的勇敢、坚强、宽容、勤劳、爱国之情,也唤醒家长、家庭和我们的责任。
问卷调查结显示,在对孩子进行品德教育方面,采用体验式教育方式的家庭明显增加。如带孩子游览各地名胜的人数比例3月初为44.86%,6月底为54.1%。“家园共育好儿童”活动对孩子的促进作用方面,58.16%的家长认为“促进作用非常大”、36.48%的家长认为“促进作用比较大”。
据介绍,为了实现项目的最初愿景,中国儿童中心学前教育部进行家庭、幼儿园(机构)协同培育新时代“三好”儿童的实践探索;与试点单位进行家庭、幼儿园(机构)、社区协同实践探索。自2019年7月,学前教育部与新街口街道办事处南小街社区进行了家园社合作的先期探索。合作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充分激活社区家长责任感、引领教育理念,初步探索形成家园社联动机制、内容、途径与方法。
“家园共育好儿童”项目的理念与实践方法契合了地方家庭工作需要,山西临汾等地快速响应。去年9月,山西省临汾市妇联加印《儿童家庭德育指导手册(3-6岁)》和《家园互动手册》分发各区县试点。
该项目着力打造创新基地、示范基地、成果基地、交流基地等,开发具有操作性的“6+X”家庭德育资源包。其中,实践基地,探索“活动润”“兴趣润”“文化润”“环境润”“协同润”的“五润”途径,通过家园社共育的方式,引导家长利用日常生活、利用游戏情境,用大手拉小手,小手带动大手的方式,促进孩子学会做人。(张玲玲/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