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9月11日电(赵竹青)10日下午,以“引领互联网内容科技重构互联网内容生态”为主题的人民网内容聚合分发业务战略发布暨“人民智作平台”上线仪式在北京举行。微鲤科技CEO孙建作为嘉宾发言。以下为发言内容: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
大家下午好!
我是微鲤科技CEO孙建。可能大家不太熟悉我们微鲤科技,但是相信很多人都有听过或用过“中华万年历”App,这是我们团队创立之初的开元之作,为我们后续推出邻里交流服务平台——微鲤,沉淀下非常坚实的研发基础。
今天站到这里,首先,想和大家分享一组数据,大家也可以结合自己的情况来比对一下这组数据的准确性。根据往年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的一项调查显示,在城市中选取的参与调查的4509人中,40.6%的人不熟悉自己的邻居,其中12.7%的人“根本不认识”自己的邻居,34.8%的人则表示跟邻居“没有相处活动”,80.9%的人感觉与10年前相比,当下的邻里关系越来越冷漠了。
这是一组2011年,也就是8年前的数据。8年后的今天,这组数据的比例大家觉得是提高,还是降低了?这就是今天我代表微鲤科技,想和各位领导、各位嘉宾探讨的一个主题:在现代社会背景下,随着社区形态的变化发展,企业和内容生态建设该如何把握机会?
邻里关系是社区中最基本的关系。不比血缘、亲缘关系,这种地缘关系成立的根本在于彼此相互扶助的需要,尤其是在社会结构相对单一的乡村社会中,地缘关系更具有其他社会关系往往难以替代的现实作用,处理好邻里关系是人们的内在生活需要。“孟母三迁,择邻而居”、“千金买宅,万金买邻”、“远亲不如近邻”等等俗语都在讲述这一重要性。
而进入工业社会后,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人口流动自由度变高、商品住房的兴起、隐私意识的重视,邻里空间受到一定程度的挤压。但社区作为人类居家生活的场域,我们对美好家园的追求不会变。
那什么是好的邻里关系呢?大家可以回想一下自己觉得很美好的邻里关系。以我举例,幼年时期大家楼上楼下、院里院外都很熟悉,白天互相串门、有好吃的一起吃、相约一起看《舒克贝塔》、看《灌篮高手》;而到了晚上,新闻联播的片头曲一响,各回各家,回去吃饭,吃完饭每个小家庭,坐在一起聊聊自己家今天的事儿或者规划规划要发生的事儿,又或者是关起门来吵个架。
这就是邻里关系的本质,它是有矛盾性的:既互相联系又彼此区隔、既互相信任又保持距离、即彼此认同又存在个体差异。而这一些特征,是不会改变的。
那么,作为一个邻里交流服务平台,微鲤App能为用户带来什么呢?微鲤科技认为,关键在于创造“亲密的疏离”这样一种产品体验。
亲密性在于产品的便捷性。经过558天、87次版本迭代,通过机器学习、智能分发等平台技术,用户可以在微鲤App看到热门综合资讯,并且进入聊天室,交流自己感兴趣的主体,构建兴趣为主导的网络社区。
此外,基于POI技术,微鲤App为用户打造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社区公共区域——本地群聊。和大家分享一个数据,截止2019年7月,全中国三级行政区,也就是县级行政区,一共有2844个,我们覆盖将近50万个小区,覆盖率超过50%。
40万小区、50%以上的覆盖率这代表什么?意味着用户只要打开微鲤App,不用查找,就可以进入自己身边的本地群;只要用户愿意,随时可以找到自己的邻居,随时可以开启一段交流。更重要的是,只要用户愿意,随时也可以回归线下生活中,保证自己的独立空间。
与此同时,微鲤也内部推选深度用户来作为产品的志愿者。志愿者的作用是什么呢?他们能够协助产品做一些简单的群内运营、内容初级收集。比如说,志愿者看到的信息,觉得与身边所在地有关的,经过机器及人工审核,可以发到本地群里。更重要的是,志愿者体系是我们公益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能帮助微鲤实现“用户互助”计划。比如帮助用户二手信息等内容的传播、寻人找宠物等。这一些内容是非常末端、但是对于用户而言非常重要的生活“小”事。而这些事情,目前我们并没有看到市场上有成功案例。
微鲤希望通过内容为切入点,在未来通过优质内容分发获得更多用户,从而在全国范围内搭建密度越来越大的社群网络,帮助用户实现温暖交流、配合本地社区服务街道工作、提供邻里服务。
社区也是有内容的空间,人在这里聚集,讨论和自己生活相关的内容、信息。未来,微鲤App还将在本地内容及本地服务方面做出更多努力。今天,微鲤科技有幸同人民网、人民科技建立内容分发战略合作,深度探索内容分发的“最后一公里”。创新之处在于,双方将建立社群内容分发机制,分析合作内容的属性,如地域、分类、时效性等,提高内容分发的颗粒度,将用户真正关切的内容更精准地送到用户面前。
中国进入“美好生活”时代,“社区”成为考量城市人群居住幸福度的标尺之一。团队之所以取名微鲤,“微”代表最前沿的互联网科技,“鲤”是锦鲤的鲤,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百姓喜闻乐见的幸运符号。“微鲤”二字代表着也提醒着我们用科技打造邻里交流服务平台这一目标。这个乍听起来有点大的目标,放在我们的大环境来看,放到新时代媒体融合的发展趋势来看,放到我们团队来看,我认为,它是可以实现的,它正在路上。谢谢大家!
(责编:赵竹青、吕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