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小院:让科技走进田间地头

时间:2019-06-06 00:38      

科技小院:让科技走进田间地头

  “全国没有哪个大学和我们一样,把学生放在农村锻炼整整两年。”中国农业大学教授、“科技小院”创始人之一李晓林说起这句话,底气十足。在农大资源与环境学院专业硕士培养规划里,学生须有两年时间待在曲周县的田间地头。

  几年前,河北省曲周县王庄村粮食亩产八九百斤后,无论上多少肥也不再增产,而此时,距离王庄村仅几里地的中国农业大学曲周试验田的玉米,亩产最高已达1600斤。

  王庄的老支书王怀义找到中国农业大学曲周实验站,“该浇水的浇水,该上肥的上肥,不管使了啥法子,可地里的产量一直上不去。你们得帮我看看,怎么把粮食产量提上去”。

  “找块试验田,推广新技术,产量自然就会上去。”这是中国农业大学曲周实验站副站长张宏彦最初的想法。

  随后,中国农业大学老师在王庄挑选了150亩地,做“百亩核心示范方”,与村民们的传统种植进行对比试验。2011年北方遭遇大旱,让王庄的小麦受到了影响。面对这种极端天气,张宏彦和科技小院的学生一道,开出了一个个分类下药的“妙方”:小麦长得弱的,提前管理;长势一般的,在拔节初期管理;长势好的,在拔节中期管理……

  麦收时节,王庄小麦产量平均亩产达到1320斤,创造了“旱年高产”的奇迹。

  一边是农民的地,一边是科技小院的试验田。几乎每天都能看到的同时劳作,被农民看在眼里,“为啥学生娃就能高产呢?”

  当地村民有一个浇地的习惯,过了正月初六便开始给小麦浇水,王庄科技小院学生赵向阳坦言:“但是,这样并不科学。”

  记者第一次采访王庄科技小院时,还没过正月十五。赵向阳总能看到一些村民扛着铁锹,要去地里给小麦浇水。他每次都会本能地拦住他们:“大叔大婶,这个时候还不能给麦子浇水,不仅浪费水,还会影响小麦产量。”

  “年年都这么浇,怎么就影响产量了?”村民们振振有词。

  “冬小麦有两个分蘖期,一个是冬前,一个是冬后的返青期,一般情况下,冬前分蘖为优势蘖,完全可以保证高产需要,而返青的分蘖成穗率,多数为无效分蘖,保证高产的关键措施就是推迟给小麦浇水上肥,这一项技术叫作‘水氮后移’。”

  村民们听完,将信将疑。

  “技术好懂,但推广是难题。”赵向阳在王庄科技小院待了近两年时间,需要一对一、手把手帮助农户更新技术,“有的时候不盯着,一项关键环节没跟上,提高产量的努力可能全白费了”。

  这几年,小麦的产量不骗人,农大师生的能力“看得见、摸得着”,科技小院则成了远近闻名的金字招牌。

  “我种了几亩西瓜,长得不好,怎么没等成熟就开裂了?”

  “我家苹果树上肥上得多,为啥产量越来越低?”

  “我家葡萄掉果多,损失惨重,怎么办?”

  此前,李晓林既没研究过西瓜,也没种过葡萄。但他认准一个理儿,“只要村民们有需求,就应该围绕实际需求去转型,科研服务的项目和圈子就应该扩大”。

  按照“边学边干”的思路,专门研究西瓜、苹果、葡萄种植技术的科技小院分别在后老营村、相公庄村、前衙村成立,来自农大植物营养学的专业硕士,全都“下沉”到一线。

  “学生能解决的问题,会第一时间帮农民解决;不能解决的,可以询问我校相关领域的教授、专家,甚至全国兄弟院校的同行。”李晓林说,科技小院的技术支撑“绝对一流”。

  数据显示,科技小院入住5年后,曲周农民农业知识水平大幅提高,全县粮食总产量增长了37%,农民收入增长了79%。

  “具有‘三农情怀’,能够专注科研,坐得了冷板凳。”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张福锁细数科技小院学生的特点,“科技小院不仅解决了农民的生产问题,还提升了我们学生培养的质量”。

  原本性格内向的赵向阳,现在已经能“独当一面”处理农民生产中碰到的实际问题;在组织农民培训时,推广新技术;今年年初,他参与全村产业转型的策划,试种甜叶菊的提议也被村民们采纳。

  从曲周建立第一个科技小院以来,中国农大陆续在全国各地建立了127个科技小院。尽管遍布全国各地,但每一个科技小院进门处,“解民生之多艰,育天下之英才”的农大校训,总被写在最醒目之处。(本报记者 陈鹏)

(责编:赵竹青、吕骞)

杏彩网页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