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戴了面具?图片来源:《认知研究:原则与启示》
一副面具可以真实到什么地步?答案是:比人脸更像人脸。
这就是超真实面具!最新研究认为,由“黑科技”合成的“作品”,有极大可能会被误认为是真实面孔。
真假并存难辨认
超真实面具是用诸如硅酮这样的柔性材料制成,旨在模仿真实的人脸。过去的研究和刑事调查得到的证据显示,这些面具可能在现实生活中混淆人们的判断,但效果或许会受肢体语言、观察者注意力集中程度等因素影响。
最近,为了研究合成面具在照片中被认作真实面孔的可能性,英国约克大学和日本京都大学的研究人员,邀请了120名参与者(两所大学各60人)查看屏幕上两个一对儿出现的图像,其中一个是真实人脸,另一个是面具。参与者被要求指出他们认为哪一个是面具,另外使用一些很容易被认出的低真实感面具作为对照。
这项调查研究发表在开放获取期刊《认知研究:原则与启示》上,结果显示,合成的超真实面具的图像,极有可能被误认为是真实人脸而“蒙混过关”。
高真实感面具更逼真
研究主要作者、来自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杰特·桑德斯说:“当参与者辨识每组图片的时间被限制在500毫秒内时,他们辨认高真实感面具的速度比辨认低真实感面具(约需300毫秒)时慢。辨识低真实感面具的准确率为98%,但辨识高真实感面具的准确率为66%。这表明,一些参与者可能觉得部分面具比真实人脸更具有逼真的人类特征。”
在类似的研究中,限制观察时间是一种标准做法,因为不限时任务可能过于简单。为了评估限时是否是一个限制因素,研究人员在一个新队列中重复了这个实验,不限制时间。
当辨认高真实感面具时,参与者的反应速度(1100毫秒)较慢,每5个参与者中会有1个把面具错认为是真的人脸。提供这些数据的参与者来自英国和日本两地,以确认是否会因观察者种族产生差异。当参与者被要求辨认不同种族的照片时,反应时间大约会慢400毫秒,准确率也会下降5%。
警惕未来安全与犯罪问题
研究团队成员、论文作者罗伯·简金斯说:“我们跟观察者说得很明确,他们的任务是辨认成对图片中的面具。测试开始前也向他们展示了面具示例。”
至于人们最关心的——超真实面具是否会引起安全问题,简金斯坦城表示,在现实生活中,人们认错的概率可能比我们研究中的更高,“因为超真实面具非常罕见,很多人甚至不知道有这种东西存在。”
桑德斯则认为,无法正确辨认出合成面具,可能对安全和预防犯罪来说是一个重要提醒。
“因为超真实面具可能会妨碍人们正确辨识某个人的关键特征。这些面具目前每个售价约1000英镑,我们认为,随着制造工艺的进步,它们将变得更加便宜,也会应用得更加广泛。”桑德斯说。
研究同时发现,如果面具模仿的是与观察者不同的种族,也会对观察者准确区分面具和真实面孔的能力造成影响。鉴于此,研究人员也提出,应该进一步研究来评估真实面孔和使用部分面具扭曲特定特征在辨识中的难点,以及这种效应是否受种族的影响。(记者 张梦然)
(责编:赵春晓、吕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