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时间以来,中美交往半个世纪结出的累累硕果,受到美方一些人疯狂破坏。这些人对华表现出“攻击性”的态度,推出不少“攻击性”政策,粗暴干涉中国内政、挑战中方核心利益。例如,美国参议院外委会通过的“2021年战略竞争法案”严重渲染“中国威胁论”,大肆鼓吹美国开展全面对华战略竞争,充斥着陈旧的冷战思维和零和博弈观念。
面对这一令人担忧的趋势,美国乃至国际上一些有识之士警告说,美国应该放弃唯我独尊的霸权心态,不能搞恶性竞争、零和博弈;如果美国继续对中国进行“极限施压”,只会让美国“自食其果”。
“美国正在与中国打一场必输之战”
美国前助理国防部长、资深外交官傅立民(查尔斯·弗里曼)近日在东亚论坛网络平台刊登一篇题为《华盛顿正在打一场注定会输的对华比赛》的文章。傅立民指出,美国对中国采取的包括贸易战在内的“攻击性”政策,终将会让美国“自食其果”。
傅立民表示,美国试图通过不断升级“极限施压”来削弱、遏制中国。在这场贸易战中,美国农民失去了巨大的中国市场。美国企业也不得不接受利润下降的现实,削减工资和工作岗位等。美国每个家庭平均每年消费成本增加1277美元。预计到2025年,美国将减少32万个就业岗位,国内生产总值将比预期减少1.6万亿美元。
与此同时,中国每年在教育方面投资增加8%,中国拥有全球科学、技术、工程、数学类学科(STEM)劳动力的1/4。中国的科学投入几乎与美国相当。中国占全球制造业的30%,美国占16%。
“美国如果继续选择与中国对抗,只会在国际上失道寡助。”傅立民说,美国必须提升自身竞争力,建设一个有更好治理和教育,更加平等、开放、创新、健康和自由的社会,“显而易见,对抗不是通往这一美好愿景的方式,合作才是”。
傅立民认为,美中两国应加强合作,共同应对疫情、核扩散和贫困等问题,这将使两国和全球都受益,反之,对抗只会强化敌意、煽动仇恨,最终两败俱伤。
“一些美国精英对中国及其治理模式一无所知”
过去15年里,麦肯锡退休董事彼得·沃克经常到访中国,近距离观察中国的发展变化。沃克2019年出版了有关中国的书籍,但是美国的主流媒体,包括《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华盛顿邮报》都不愿发表沃克关于中国的观点文章。沃克说,因为美国人“不想听到这种真实的经历”。
沃克强调说,西方媒体很多关于中国的报道和评论文章,都与他个人在中国的经历不一致。他说,“美中彼此误解的一个主要根源,是美国纯粹从西方视角来评判中国,完全无视中国是如何发展到今天的”。
沃克认为,拜登政府对华政策一时间内很难有大的缓和,这主要因为美国政府长期以来存在一些误判:认为中国要取代美国当世界老大、中国经济不可持续、中国人民不自由不幸福等。“这些根本站不住脚的假设,却让美国政府中的许多人深信中国的崛起是可以被遏制的,因而没有必要和中国进行建设性的接触。”
在其新著《大国竞合》一书中,沃克还指出,中美两国的历史、文化和现实国情不同,存在认知偏差在所难免,因此要加强相互了解,超越“认知藩篱”,消弭“理解赤字”,寻求共同发展。
沃克表示,与绝大多数西方国家一样,美国社会的“零和思维”导致了“一旦中国赢,美国就一定输”的错误逻辑。“约有2600万中国人到过美国,但只有不到100万美国人到过中国。美国人对中国的历史和文化知之甚少,甚至一些美国精英对中国及其治理模式也一无所知。无知自然会导致误解。”
保护主义将导致“美国自暴自弃的退缩”
国际咨询机构“差异集团”创始人丹·施泰因博克表示,如果美国国务院的对华政策愿景依旧建立在“单极主义”基础之上,势必“将损害美国自身商业和民众的利益”。正如世界银行前首席经济学家安娜·克鲁格所说,过去4年美国“对中国进行霸凌的伎俩是一个失败,只会损害美国和中国双方”。施泰因博克说,像克鲁格一样的很多进步民主党人和具有全球思维的共和党人都希望重启美中关系,他们对国务院在外交政策中的对华态度感到失望。
施泰因博克认为,正如克鲁格和大多数经济学家得出的结论,贸易战不仅损害双边关系,导致美国贸易赤字飙升到历史新高,而且也无法解决美国国内问题及多边关系上的缺陷。
施泰因博克指出,当今世界最大的不确定性就是,美国是否会将全球相互依存关系置于更优先的位置。在施泰因博克看来,拜登政府似乎“有意重复过去的错误”,并努力将反华活动“多边主义化”。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所长亚当·波森最近警告说,伴随这种保护主义本能而来的将是“美国自暴自弃的退缩”。正如2018年特朗普政府的贸易战破坏了刚刚起步的全球复苏,任何破坏中国经济增长的做法都将惩罚美国的复苏和全球经济前景。
“中国的目标从来不是超越美国”
中美间的贸易往来,从上世纪70年代的微乎其微,到如今双边贸易额超过5800亿美元,九成以上来华投资发展的美国企业都在中国市场保持盈利……这些数据和事实都在提醒世人,中美关系的本质是互利共赢,无论从中美两国还是世界人民的共同利益出发,合作都应当成为中美双方追求的主要目标。
大千世界,差异和竞争无处不在。中美之间在利益交融中出现竞争并不奇怪,关键是要在公平公正基础上良性竞争,既提升自我,又照亮对方,而不是你死我活、零和博弈。
如今,中美关系正处于关键时刻,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何去何从备受两国人民和国际社会关注。一直以来,中方对发展中美关系的态度是明确、一贯的,也保持着高度稳定性和连续性。
“我们希望同包括美国在内的其他国家相互尊重,良性互动,开展互利合作,不断超越自我,提升自我,让彼此成为更好的自己,造福全世界。”最后,笔者想把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的这句话送给大家,“中国的目标从来不是超越美国,而是不断超越自我,成为更好的中国”。
(责编:崔越、刘洁妍)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