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一百多年来,一代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上,砥砺前行,成为民族的脊梁,这其中在天津就有这样的一位科学家。
点击进入《中央媒体上的天津》专栏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一百多年来,一代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上,砥砺前行,成为民族的脊梁,这其中在天津就有这样的一位科学家。
点击图片观看视频
于敏,1926年8月16日生于天津。童年时代,目睹山河破碎,13岁时,一次屈辱的经历,令他终生难忘。
于敏生前采访:迎面来了一个日本人开着吉普车,不怀好意,他就冲着我来了。这是在天津,如果在乡下小地方,可能我一命难保。
这样的遭遇,让于敏立志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科学救国。1951年,于敏在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开始了科研生涯。他的科研成果填补了中国原子核理论的空白。然而此时,西方国家的核威胁,却容不得科研人员松口气。
于敏生前采访:那时候中美关系非常紧张,并且派军舰带着核武器到我们近海来,是可忍孰不可忍。
1961年,当我国原子弹研制进入最后攻关之时,我国核物理学家钱三强找到于敏,希望他放弃主攻的领域,投身威力成倍大于原子弹的氢弹研究。
于敏生前采访:搞氢弹是很难的事情,牵扯科学、技术、工程,并且不太符合我的兴趣。但是爱国主义压过兴趣,所以我当时就答应,我过去学的东西都可以抛。
愿将一生献宏谋,自此于敏的名字和他从事的事业,一起成为了国家最高机密。
于敏之子 于辛:当时我们不了解他做什么,但是我们知道他从事的是保密的东西。他就不能跟人去说话了,不能跟人去交流了。
艰苦条件下,于敏带领团队在数以亿次的演算中,发现了氢弹自持热核燃烧的关键,形成了氢弹物理设计方案。
1967年6月17日,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举世惊叹的成就背后,于敏却把自己隐藏在最普通的人群中,整整28年,他的学术成果几乎没有发表在任何公开场合。1999年,于敏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竟是他一生中首次公开亮相。
因为长年累月在外奔波,家里的事全由妻子一人打理。晚年,于敏终于有时间回归家庭,但妻子溘然长逝,成为了他心中最大的遗憾。
一句嘱托,许下一生;一声巨响,惊诧世界。2019年1月16日,于敏逝世,享年93岁。同年9月,于敏被授予“共和国勋章”。他用尽一生,诠释了“两弹一星”精神,将永远书写在共和国的史册上。
于敏生前采访:鞠躬尽力,死而后已,死而后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