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部队走在进军的路上,在海河边我们把你安葬。像种子撇开了土壤,让勇敢之花在春天里怒放。”──深情的诗句,节选自军旅诗人蓝曼作品《埋在心田里的种子──纪念特等坦克功臣张云亭同志》,发表于1954年3月11日《天津日报》。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张云亭烈士的墓碑。 平津战役纪念馆供图
天津北方网讯:“部队走在进军的路上,在海河边我们把你安葬。像种子撇开了土壤,让勇敢之花在春天里怒放。”──深情的诗句,节选自军旅诗人蓝曼作品《埋在心田里的种子──纪念特等坦克功臣张云亭同志》,发表于1954年3月11日《天津日报》。
战友们把解放战争天津战役特等坦克功臣张云亭安葬在海河边,因为牺牲在海光寺一带的他,临终前念念不忘“打到金汤桥去”。
天津攻坚战是解放军首次多兵种协同作战的大规模城市攻坚战。张云亭时任东北野战军战车一团二连指导员,隶属于特种兵纵队,配属于第1、第2纵队,担任从西面攻击入城的任务。1949年1月14日上午10时,天津攻坚战打响。战至傍晚时分,张云亭接到打巷战的任务。他与战友们挥手告别并且高呼:“金汤桥再见!”然后,率领三排登上战车,投入了激烈的战斗。到海光寺敌指挥部附近时,遇到了猛烈的抵抗。敌人在高楼上设置了火力点,可以居高临下向解放军扫射。张云亭一面娴熟地操控火炮,一面指挥机枪手压制住敌人火力点。在消灭了海关寺附近的主要火力点,正要继续向前开进时,他回头发现步兵没有跟上来,就指挥战车回去接应。这时,楼上的火力点又复活了,打得步兵抬不起头,完全封锁了前进的道路。此时机枪手受伤后视线受阻,看不清火力点的位置。车上又仅剩下两发炮弹和一梭子机枪子弹了。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弹药的威力。张云亭不顾一切地打开了坦克炮塔顶盖,探出头去观察火力点位置,指挥射击。坦克枪炮很快压制住敌人火力,掩护步兵躲到了敌人据守的建筑物后隐蔽起来。当他再次打开顶盖观察敌人其他火力点时,不幸头部中弹。牺牲前,他用微弱的声音说:“别管我,打到金汤桥去……”
天津战役时,蓝曼是张云亭所在部队的营政委。他在1983年8月21日的《天津日报》上撰文回忆张云亭说:“他被埋葬在海河边上,第二年的清明,我曾走到他的墓边……在他的墓上,是谁送来的花圈?一个、两个、三个……我望着花圈流着激动的眼泪,谢谢你们,天津的人民!”
张云亭牺牲3年后,他的家人才得知消息。当年,他的兄长赶到天津,在有关部门的帮助下,找到了烈士埋葬地点,把棺木用肩扛的方式,抬运回了山西老家,重新安葬。
张云亭烈士当年在海河岸边墓地的墓碑,现收藏于平津战役纪念馆。它是2003年河北区一居民拆除旧房时从屋角墙下发现的,后捐赠给平津战役纪念馆。墓碑成四棱锥体,碑上清晰镌刻着“张云亭同志之墓”的字迹。(津云新闻编辑付勇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