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字的历史
“军”属会意字,本义是战车合围、布阵。《说文解字》中解释:“军,圜围也。”后来,随着战事增多,“军”也成为国防力量的代称。
“军”字始见于春秋时期,最初字形是“勹”旁中一个“?”。“勹”像一个包围圈,“?”代指战车。春秋战国时期的战事以车战为主,国家军事实力也反映在战车的数量上。战车的单位是“乘”(读shèng),所以有“千乘之国”“万乘之君”等说法。据文献和考古材料可知,当时的战车是独辕车,每乘战车配两匹或四匹马;车上有重装甲士三人,形成“品”字布局,居中者负责驾车,居左者持弓箭,负责射杀远处敌人,居右者持刀剑矛戈,负责攻击近处敌人;每乘战车还配有固定数目的步兵,紧随其后,协助作战。一乘战车如同一个活动的战斗堡垒,兼有进攻与防守功能,可以称之为古代的“坦克”。
在战场上,成百上千乘战车排成军阵,战马驰骋,三面合围,有排山倒海之势;军队安营扎寨时,则把战车围成圆圈,作为屏障,起到防卫作用。军营的出口摆放两乘战车,车辕相对,称为“辕门”,后来就以“辕门”代指与军事有关的高级官署。
在“军”字出现之前,商朝和西周的武装力量称为“师”。《易经·师卦》讲的就是与军事有关的内容。《说文解字》中说“两千五百人为师”,而“军”是比“师”更高一级的军事编制单位。《周礼》中说“五师为军”,所以一军合一万两千五百人。据《周礼》记载,周天子直接统辖的兵力有六军,大的诸侯国有三军,小的诸侯国有二军,更小的有一军。“军”字的出现,说明了春秋时期战争规模扩大、兵力增强的历史现象,从此“军”也代指国防力量,后世沿用至今。
中华民族在历史上曾经饱受战乱之苦,因此中国人民爱好和平,并且对战争有着深入的思考。《左传》说“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祀”指祭祀,“戎”是战争,这一记载反映了周代分封制度下治国理政的两件大事。其中,祭祀用以维护社会秩序,战争则是对破坏秩序者的暴力惩罚手段。随后的战国大变革时期,秦国变法的核心内容是实施“耕战”政策。这个时候,国家的两件大事变成了对内发展农业生产、对外积极备战,这反映出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形成中的历史趋势与政策特点。汉朝及以后历代封建王朝基本沿用了这一政策。
在军事思想方面,我国也留下了许多宝贵遗产。例如《孙子兵法》开篇说:“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古代重要兵书《司马法》写道:“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论语》记载子贡向孔子请教为政之道,孔子的回答是“足兵”。这些都强调了军事对国家的重要性。
而且,我国自古就强调保证军事力量的集中统一领导。孔子说:“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这里的“礼乐”是文治,“征伐”是武功。“征伐”的权力由什么地方出,本质是军权的归属问题,孔子明确提出军权应该集于中央。从我国的历史来看,如果中央力量软弱、军权不能统一,就往往会引发内忧外患。比如春秋诸侯争霸、汉初七国之乱、唐末藩镇割据等,而近代则留下了一部西方列强侵华史和民族屈辱史。历史反复证明,国家的安定需要军权高度集中统一,否则就将酿成历史惨剧。
(责编:黄子娟、陈羽)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