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丝路重镇敦煌,是广阔沙漠中的“文化绿洲”,是中国、印度、希腊和伊斯兰四大文化体系汇流之地。20世纪初,英国探险家斯坦因闯入莫高窟藏经洞,从此敦煌被推到世界的聚光灯下。
丝路重镇敦煌,是广阔沙漠中的“文化绿洲”,是中国、印度、希腊和伊斯兰四大文化体系汇流之地。20世纪初,英国探险家斯坦因闯入莫高窟藏经洞,从此敦煌被推到世界的聚光灯下。735个洞窟、45000平方米壁画,展示了公元4世纪至14世纪丰富多彩的历史画卷。
被斯坦因发现的,不止有莫高窟,还有敦煌汉简。1907年,斯坦因在敦煌长城烽隧遗址发掘出土第一批敦煌汉简。此后百年间,甘肃的敦煌、酒泉、张掖、武威、天水等地区陆续出土了数万枚不同时代的简牍。
透过壁画和简牍,人们揭开了千年丝路的神秘面纱,触摸到了博采众长的敦煌文化。百余年来,艺术家和学者纷纷来到这座汇聚中外交流成果的艺术宝库汲取营养,以全新的方式,把敦煌的故事讲给世界听。
敦煌大剧院上演的《丝路花雨》。资料图片
舞述敦煌
2021年元旦期间,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剧目《大梦敦煌》和音乐巨制《敦煌·慈悲颂》在广州大剧院与观众见面,用舞乐齐鸣的敦煌艺术为观众送上新年祝福。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提出,以讲好中国故事为着力点,创新推进国际传播,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和多层次文明对话。
由兰州歌舞剧院创作演出的大型舞剧《大梦敦煌》,以莫高窟的千百年历史为背景,以青年画师莫高与大将军之女月牙的爱情历程为线索,演绎出一段凄婉动人的爱情故事。该剧自2000年4月在北京首演以来,已在我国各地和德国、俄罗斯、意大利等10余个海外国家演出1500余场,所到之处,劲吹“丝路风”,掀起“敦煌热”。
2007年,《大梦敦煌》被列入《国家文化出口重点项目目录》,2008年荣获文化部“优秀出口文化产品和服务项目”第一名,成为中国文化产品以市场方式成功“走出去”的典范。
2020年1月,《大梦敦煌》在纽约林肯中心大卫·寇克剧院上演,兰州歌舞剧院的百余名演员将一个“可移动的敦煌”呈现在一万余名美国观众面前。
中国驻纽约总领事黄屏在致辞中说:“舞台上的演员和数千年前丝绸之路上的行者一样,是新时代传播中华文化、讲好中国故事的使者。”
敦煌月牙泉景区。资料图片
乐述敦煌
音乐家谭盾耗时6年创作的《敦煌·慈悲颂》,是一部融合了独唱、合唱与交响乐的音乐巨制。作品演绎了菩提树下、九色鹿、千手千眼等6幕莫高窟壁画故事,表达了平等、奉献、博爱等人类共同的情感价值。
2018年,《敦煌·慈悲颂》在德国德累斯顿音乐节首演。当谭盾指挥完最后一个音时,1800多名观众起立鼓掌,雷鸣般的掌声长达15分钟之久。此后,《敦煌·慈悲颂》在澳大利亚、美国及中国香港、上海、北京、广州、西安等地演出,受到广泛好评。
“《敦煌·慈悲颂》尝试把敦煌的壁画变成声音,让我们听见敦煌。回顾历史,回顾中华文化,可以看到我们经历过那么多沧桑,可以在里面找到精神力量。”谭盾说。
谭盾在莫高窟壁画中看到了慈悲和仁爱,他通过音乐之桥,把遥远的敦煌带到世界各地,让不同语言、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彼此沟通情感、分享心灵。与谭盾的想法不谋而合的,还有兰州大学中华诗乐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刘桂珍。
刘桂珍带领团队历时近3年,多次赴敦煌考察,从敦煌文献中整理、考据、校订五言律诗《敦煌廿咏》,首次尝试将敦煌文献用声乐套曲的形式进行演绎。
《敦煌廿咏》创作于唐代,主要描写敦煌名胜古迹和历史人物,展现敦煌的风土人情。该套曲在创作过程中邀请了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所长、教授郑炳林和敦煌研究院副研究馆员朱晓峰作为学术指导。在创编过程中,《敦煌廿咏》以郑炳林和敦煌研究院研究员马德分别校录的版本作为底本,同时本着诗词创作字从音出、字从韵出的原则,结合歌唱的吐字、行腔、归韵进行了勘校、补正,使这二十首诗词更具音乐性。
谱曲和编曲工作由兰州大学艺术学院音乐系主任杨昆主持完成,他将《敦煌乐谱》已解译版本中的音乐素材与当代作曲技法相结合,部分作品使用中亚、印度、阿拉伯的音乐元素以体现音乐形象的多元化与文化的包容性。
“透过诗词,我们深切地感受到敦煌文化是一种崇德向善、多元汇通的文化,它有着海纳百川的大气象和大胸怀,使每一位走近它的人深受裨益。”刘桂珍说,声乐套曲《敦煌廿咏》的创作和演出,在于关注现代人的生存状态、审美情趣和心理需求,探寻敦煌音乐的现代意义和方式,为当代人的诸多问题提供解决思路,让敦煌精神浸润人们的心灵。
数”说敦煌
《建议》提出,实施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企业、文化业态、文化消费模式。
自20世纪80年代末,莫高窟游客大量增加,敦煌研究院面临新的使命——既要满足观众对莫高窟的欣赏与研究需求,又能使千年瑰宝减少损耗、延续生命。
敦煌研究院随即提出“数字敦煌”构想。“数字敦煌”运用测绘遥感技术,将莫高窟外形、洞内雕塑等一切文化遗迹,利用数字技术保存文物信息,并利用石窟数字资源制作了高保真的复制壁画、3D打印彩塑、超高清球幕电影、敦煌文化动漫作品等。
基于敦煌研究院的石窟数字化成果,中国敦煌石窟保护研究基金会与敦煌研究院联合策划举办了“敦煌壁画艺术精品高校公益巡展”。巡展精选60余幅精美壁画、两座经典复制洞窟和一批藏经洞出土复制经卷及绢画,运用数字技术高清再现了敦煌石窟艺术。
自2013年以来,巡展已在中国人民大学、中央美术学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40所院校及联合国维也纳办事处、德国杜伊斯堡、乌兹别克斯坦国家美术馆展出,引起热烈反响。
2014年,敦煌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的建成使用,彻底改变了游客的参观模式:所有游客需要通过网络预约才能参观莫高窟;所有游客必须首先在数字展示中心观看球幕电影,提前了解莫高窟的背景知识,然后进入莫高窟参观游览。这种方式有效控制了参观人数,提升了游览质量,是实现莫高窟“永久保存、永续利用”的有益探索。
2016年,“数字敦煌”资源库上线,30个经典洞窟高清影像资源首次亮相互联网,免费向全球共享。
数字技术也为敦煌文献共享及回归提供了重要途径。在纪念藏经洞发现120周年学术研讨会上,敦煌研究院副院长罗华庆在发言中介绍:“敦煌研究院计划在‘数字敦煌:敦煌壁画数据库’的基础上,拓展数字化资料领域,通过数字化、信息化等高技术手段,开展‘数字敦煌藏经洞文物数字化项目——流失海外敦煌文物数字化回归’活动,推动流散海外敦煌文物的数字化回归,引导支持各国学者更好地研究敦煌文物,讲好敦煌故事。”
如今,数字化的“丝绸之路”已然开启。在国家文物局的支持下,这一项目将通过国际合作,系统调查整理海外收藏的藏经洞文物,在敦煌学信息资源网中搭建“敦煌藏经洞出土文献目录”和“藏经洞文献研究目录”专题模块,通过网络将院藏敦煌学术资源全球共享。
“简”述敦煌
悬泉置遗址是敦煌市以东64千米的一处汉晋邮驿遗址,在1990年至1992年间发掘出土23000多枚有字汉简,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时代最早、保存最完整的汉晋驿置机构,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文化遗产。
“悬泉汉简是丝绸之路中西文明交流互鉴的历史见证。”甘肃简牍博物馆整理研究部主任肖从礼说。
甘肃简牍博物馆原馆长张德芳在《悬泉汉简中的中西文化交流》一文中指出:“悬泉汉简保留了大量西域都护府设立后直到西汉末年西域30多个国家前来京师路过悬泉置停留的珍贵记录。汉朝设置西域都护府总领西域,而对西域各国不采取内地的郡县制而从其旧俗;在重要的战略地区驻兵屯田,以防范匈奴侵犯并负责地方治安;对大国如乌孙和龟兹辅之以和亲,结昆弟之好;注重汉文化与西域文化的交流等等,对西域广大地区进行了有效管理。从汉简材料还可看出,西域各国通过频繁的来汉活动,依附感、归属感和向心力不断增强。”
“古代中国与中亚的外交关系自张骞揭开序幕后,大量的汉简材料为其增添了许多鲜活的细节,具体而生动。”张德芳说。
悬泉汉简是西北简牍的重要组成部分。西北简牍提供了丝绸之路沿途国家和地区的历史资料,是研究古丝绸之路的原始文献,更是丝绸之路的全景式画卷。
近20年来,甘肃学者对甘肃秦汉简牍进行了有计划的整理出版。“甘肃秦汉简牍集释”项目是甘肃目前最新的整理成果。该项目自2012年启动以来,计划出版包括《敦煌马圈湾汉简集释》1册在内的四种十册,目前已圆满完成。
继《悬泉汉简(一)》出版后,《悬泉汉简(二)》也计划于近期出版。通过对这些历史文献的梳理、解读、呈现,全世界的读者将进一步加深对古代中国和丝绸之路的理解和认识。
原标题:甘肃敦煌:把敦煌故事讲给世界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