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苗可以混打吗,柳叶刀最新研究表明部分混合接种可使免疫效果显著增强

时间:2021-06-29 02:36      

IT之家 6 月 27 日消息 随着新冠疫情逐渐得到控制,大家可选的疫苗也逐渐变得更多。例如大家最常见的科兴和国药的灭活疫苗,以及陈薇院士团队研发的腺病毒载体疫苗等。

除腺病毒疫苗和灭活疫苗,常见的还有海外的 mRNA 疫苗(辉瑞、莫德纳)、DNA 载体疫苗(Inovio)等,这些都是我们人类对抗新冠病毒的共同手段,各有优劣,请勿歧视。

国家卫生健康委 25 日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新冠疫苗接种突破 11 亿剂次,接种疫苗人数超过 6.3 亿,这意味着我国全人群疫苗接种率已经超过了 40%。

但想来有个问题一直困惑着各位可以自由选择接种疫苗种类的小伙伴:新冠病毒疫苗可不可以“混”着打?或者说混用不同厂商的疫苗会不会出现什么严重后果?

虽然官方不推荐,但国家疾病控制中心也已证实,国药集团中国生物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和北京科兴中维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的疫苗是可以混打的,但最好是优先用同一类型、同一厂家的疫苗打完,除非有紧急情况或特殊问题。

当然,这个问题困惑性不大,毕竟其都属于灭活疫苗,原理都是相同的(将病毒灭活,保留其抗原成分以诱导机体产生免疫应答,并加用佐剂以提高疫苗的免疫原性)。

而对于不同种类的疫苗,目前看来世界范围吧混打的人群也没有出现太大问题。例如《柳叶刀》就给出了一份研究报告。作为世界上最悠久及最受重视的同行评审医学期刊之一,这份研究的真实性自然毋庸置疑。

该报告发表于 2021 年 6 月 25 日,记录了首个评估异源疫苗接种免疫原性和反应原性的临床研究试验,在西班牙五所大学附属医院进行,测试对象是 676 名 18-60 岁、之前 8-12 周接种单剂 ChAdOx1-S 疫苗且无 SARS-CoV-2 感染史,对照组无干预措施。

据称,试验者在混用腺病毒疫苗和 mRNA 疫苗后出现了免疫增强的现象,结论:异源疫苗可产生高滴度抗体,使疫苗接种效果更强。

该研究表明,在第一剂接种 ChAdOx1-S 疫苗的个体 8-12 周后予以第二剂接种 BNT162b2 疫苗后 14 天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反应显著增加,异源疫苗接种能够极大程度增强疫苗接种效果,产生高滴度抗体。

(科普:欧盟有 4 种疫苗,mRNA 疫苗 BNT162b2 和 CX-024414;腺病毒疫苗 ChAdOx1-S 和 Ad26.Cov2.S)

IT之家提醒,该研究目前仍在进行中;未来比较同源和异源疫苗接种的研究结果会陆续公布,可能会对疫苗接种策略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此次研究结果表明,异源疫苗接种第 14 天新冠病毒 RBD 特异性抗体滴度的几何平均值在两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

干预组 RBD 特异性抗体平均为 7756.68 BAU/mL(95% CI 7371.53-8161.96),对照组平均为 99.84 BAU/mL(95% CI :76.93-129.59);且干预组是对照组的 77.69 倍(95% CI 59.57-101.32)。

此外,接种第 14 天新冠病毒 S 抗原特异性抗体的滴度在两组之间也有显著性差异:

干预组 S 抗原特异性抗体平均为 3684.87 BAU/mL(95% CI 3429.87-3958.83),对照组平均为 101.2BAU/mL(95% CI :82.45–124.22);干预组是对照组的 36.41 倍(95% CI 29.31–45.23;p<0?0001)。

细胞免疫方面,他们通过对功能性 S 抗原特异性 T 细胞反应进行了评估,在异源疫苗接种后的第 14 天发现,干预组的 IFN-γ 产生显著增加,平均为 521.22 pg/mL(95% CI 422.44-643.09),而对照组 IFN-γ 产生无明显变化,平均为 122.67 pg/ml(95% CI 88.55-169.95)。

而关于不良反应,主要有头痛(44%)、肌痛(43%)和不适(42%)、注射部位疼痛(88%)、硬结(35%)和红斑(31%),还有 11 人出现了发烧 (2%)症状,没有严重不良事件的报告。

值得一提的是,该试验属正常人道测试,此前因阿斯利康 ChAdOx1-S 疫苗出现了罕见但严重的血栓形成并伴有血小板减少症导致部分国家调整政策,决定将 BNT162b2 作为 ChAdOx1-S 接种人群的加强剂量给药,而在此之前仅有动物模型试验而缺乏临床反应原性或免疫原性支持数据。

数据来源:

https://www.thelancet.com/journals/lancet/article/PIIS0140-6736(21)01442-2/fulltext

https://www.thelancet.com/journals/lancet/article/PIIS0140-6736(21)01420-3/fulltext

杏彩网页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