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保险圈是唯一一个欢迎你去多生孩子的一个领域,因为你每多生一个孩子,你会认识新的爸妈群,一个新的宝宝能帮你拓到从早教到大学的所有客户。”
作者 | 腾讯科技 孙实编辑 | 腾讯科技 沈冲近一年多以来,“35岁的互联网人”这个词汇被反复提及。身处互联网行业,35岁的确是一个比较尴尬的年龄:要照顾孩子,要照顾老人,精力不可避免地被分割,因此会在职场中处于劣势地位。面对异常激烈的竞争局面,这些35岁的互联网人该如何选择?近日,某职场APP发布的数据显示,金融行业是仅次于房产行业的互联网人第二大热门转行去向。而互联网人去往金融行业,做的最多的岗位是信贷、保险代理和销售。《亲历》持续关注互联网大厂人的生活,本期聚焦三位从互联网大厂转战到保险行业的女性:她们当中有人因为逼近35岁,产生了职业焦虑,打算在公司“动手”之前,自己就寻求转型;有人经历了亲人的离去之后,想把更多时间放在陪伴家人身上;有人每天被高强度工作摧残,身体出现了一些状况,在寻求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以下是她们的故事:口述人:W女士人物档案:曾在互联网媒体、VC工作,2018年转行保险我最怕35岁被互联网行业淘汰,所以转身就去卖了保险在进入保险行业之前,我一直在互联网媒体工作,后来又到了VC机构,负责的也是投互联网公司。2017年11月,我正式转行到保险行业,其实萌生这个想法是在夏天,大概有这么几个原因。第一个就是我当时怀着老二,其实很多人加入保险行业,都是这个原因。女性会因为怀孕,导致的职业天花板或者瓶颈期比其他人来得更早,多多少少都会影响职业生涯。所以我会有一些焦虑,我经常跟朋友们探讨未来的职业生涯走向。其实我们的黄金职业生涯只有十几年。我现在快36岁了,怀老二的时候是31岁,那个时候我就在想我35岁、40岁怎么办。现在的互联网行业都在说35岁如何如何。如果公司来了一个20多岁的应聘者,能加班,薪水也不要那么高,那为什么要我这样一个40岁的人呢?如果我要转行,我就要评估哪些东西是我能做的。我到时候要照顾两个孩子,需要工作时间灵活一些,我想给他们更好的生活;到时候父母都80多岁了,我想的就是最好有个别墅,然后把他们接过来一起住,所以新工作就对资金有要求。那个时候我也接活做自媒体,别人也给我介绍了一些创业公司,收入相对比较高,但是对时间的要求就比较多。我过去投过一些小公司,我知道他们的管理是非常混乱的,也可能过两年就死了,收入也不稳定,今年可能给你100万年薪,明年可能就倒掉了,这都是很可能发生的事情。后来我看到身边一些人在做保险。那个时候保险行业没有这么成熟,但是我看到了一些动向。我观察到很多互联网公司都在布局保险行业,既然巨头们都在做这个事情,那我进来肯定没错,所以我觉得这一块肯定能起来,是大势所趋。关键是我看到身边的一些朋友,包括我在VC时的一个副总,算是白富美,家庭背景非常好,跳槽到一家保险公司,做得也非常好,我觉得这事好像成熟了,我就找到这些朋友咨询了一下,最后下定了决心。所以,我从互联网行业转到保险业,第一就是职业瓶颈的因素,就像现在通常说的,互联网行业到了35岁,尤其是女性,就会面临很多不确定性。第二就是我确实做了研究,看好这个行业。其实如果想明白的话,就不太会有太多的思想斗争,我当时唯一考虑的是,我过去积累的人脉,会不会因为我卖了保险而流失掉,比如微信拉黑,朋友圈屏蔽。这个事情可能会稍微想一下,但是也没有想太多。但家里人肯定是不赞同的,完全不赞同。我有个亲戚在平安做保险,她就是初中学历,都没有上过高中,当时卖保险的时候就坐在我们家,一坐就是一天,给我们留下的印象非常不好。所以他们是非常抵制我做保险。但是我的性格就是这样,一旦我思考成熟了,就会坚定去做。相比互联网行业,保险行业对女性就没有那么苛责。我就是在怀孕七个多月的时候参加了保险公司的培训,培训完了以后我就直接休产假了。这边产假也非常的长,因为我们不和保险公司签劳动合同,我们每个人都是他的代理商,都是签代理合同。纵观整个行业,保险圈是唯一一个欢迎你去多生孩子的一个领域,因为你每多生一个孩子,你会认识新的爸妈群,一个新的宝宝能帮你拓到从早教到大学的所有客户,而且我所有的工作都可以在微信上聊,有可能不需要见面。所以保险是一个还挺适合妈妈群体的行业,我一开始接触到的男性同事非常少,几乎都是女生。最初接触到保险工作,感觉跟自己想象中的不太一样。我想象中的卖保险比较简单,没有那么复杂。当时我想的就是做家庭保障,重疾、医疗、意外这三个类型的保单就差不多了。但是实际上进来以后就发现,保险产品需要学的东西也很多,比如说资产隔离,各个税法,传承,婚姻保护,资产保护,婚前财产保护,婚后财产保护,很多的内容,我以前都不知道。需要我学的内容会很多,知识量也很大,对学习能力要求也比较高。还有一点,我以前没有做过管理者,我不觉得我能管人,但来这边以后,接触过的客户,就有想加入的,所以这个时候你就要带团队了,从一个人两个人开始,慢慢团队就变成现在的20多人。所以这种情况下,我就要学管理了,后面还要上很多管理课程。保险这个行业,工作节奏也会有些快,从最初想实现的家庭事业平衡,慢慢就倾斜了,倾斜到有自己的独立事业。其实我最初还是把卖保险当成一个类似于半职业、自由职业或者兼职的工作,但是慢慢我发现,这件事对于时间的占用会超过想象。保险行业还有一个不同,就是所有保险公司的代理人都是0底薪,你可以单纯理解为我不销售就没有钱,我只有销售了才会有钱赚。我第一年是休产假,所以一整年我就是在休产假和复出之间切换,第一年税后应该是20多万的收入。第二年我妈妈生病了,动手术,有9个多月的时间我是在一边照顾她,一边忙工作,但收入是翻倍的,大概是50万的水平。你就可以想出来,一定是我的工作量增加了很多。第三年赶上疫情,前面会影响我们整个的销售节奏,因为有些客户的工作没了,或者薪水降低了,肯定是要影响到最终的投保。但其实去年到手大概有60多万,还是在增长阶段。今年的增速就更快,今年前三个月已经税前50多万了,估计今年到手百万级应该没啥问题。从这样一个收入增速去倒推我的工作量,其实挺像创业的,这个行业发展速度很快,竞争也在加剧,每天都在发生巨大的变化,保险公司有压力,代理人也有压力,他的速度要求比以前更快,每天都在学东西。我能感受到整个工作节奏竞争越来越激烈,整个行业的人才涌入速度也是非常快的,所以不会是岁月静好,在这个快车道当中,你不太可能松得下来。政策一天一变,产品也会频繁上新,我们学的东西也在逐渐增多,对你个人能力要求变得很高,不再说你只需要卖一个医疗险,而是变成了一个家庭顾问。客户的境外资金回不来怎么办、有没有什么合理避税的方法……这些都是我们需要去学习的东西。反正我整体的感觉是比过去还要忙。压力分两种,一种是别人给你的压力,有一种是自己给自己的,后者还是比较大的。比如说团队招了新人,你会发现新人产品不懂的时候怎么办?团队训练不好怎么办?整体工作效率不高怎么办?你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就跟你开一家公司特别像。这些问题就是你要去解决的,你不解决没有问题,你可以去度假,如果你想发展,想往上再增长,你就是要自己去解决这些所有的问题。保险行业是零底薪,在保险公司不会要求你说必须完成什么,因为你大不了不完成就被考核掉,就离开,我想干我就干,我不想干我就在这个行业消失了。最后来说下时间分配。我看到更多的做得好一点的家长,他们一定会管理自己的时间。我下面有一个总监,他是每天大概六点多就到公司,他有两个孩子,接送孩子也不管,早饭也不做,他来公司工作,但是他下午三点之前必须离开公司。他对自己的要求,就是每天晚饭和下午接放学必须是自己完成,保姆和阿姨都不用管,所以他的工作时间就调成了早六点到晚下午三点,这是他给自己定的,每个人不一样。我老公5月份要去欧洲报道欧洲杯了,一走三个月。那三个月我基本上早晚都是不能动的,而且家里所有的事都得是我一个人,所以我跟他商量,我说我从下周开始到5月中旬,也就是他出差之前的一个月,我会进入疯狂的工作状态,我说孩子作业归你,什么都归你,我说我好好工作一个月,然后你走,你走之后这三个月归我。家庭分工也要靠协商、相互担待。口述人:L女士人物档案:多家互联网公司经历,2018年转型保险业卖保险,我的短板暴露了出来来保险行业之前,我在互联网行业工作了近10年,一直从事互联网媒体公关方面的工作。从小到大,从学业到工作到婚姻,我都是一帆风顺,特别是我的工作,在外人看来,专业对口光鲜、体面,在热门的行业,热门的公司,收入也还行,我离开的时候年薪已经超过了50万,但是在我离开的时候,对于我从事了近10年的互联网行业,我几乎没有留恋,因为我实在是太太太累了。互联网公司节奏很快,996最近一段时间也都被反复提及,我们当时何止是这个节奏。有时早9晚9都打不住,经常加班到11点、12点,遇到大的项目,甚至会加班到凌晨三四点。这么高强度的工作,让我身心俱疲,身体还一度出现点小问题,体检的时候心电图都不正常了。这是一个很重要的信号,它开始让我反思,工作的价值和意义到底是什么?薪酬是不错,但是用健康换来的,这样真的值得吗?由于特别忙,平时很少能顾及到孩子,都是扔给老人,我正常下班时间是8点半左右,那会儿孩子快要睡了。早上孩子一大早上幼儿园,我还没醒,为此我错过了很多孩子的重要时刻,我内心是非常非常愧疚的,但又无能为力。另外,我上升空间已经变得非常有限。虽然年薪60万,但基本短期没有多少上涨空间了。想要收入大幅提升,就要跳槽。但跳槽是跳对了,还是跳到了坑里,也不好判断,是有风险的。可是在一家公司呆着不动,心里也不踏实,不安全。直属领导的变动、公司业务条线调整、行业发展趋势变化,都有可能把你边缘化甚至裁掉。我最焦虑的一点是年龄。大家会看到非常流行35岁鄙视。不管是自媒体的鼓吹,还是真实发生的案例,都在表达一个意思,中年人一旦过了35岁,在职场仿佛没有容身场所了。想想公司里那些生龙活虎的90后、95后以及即将步入职场的00后,跟他们相比,我们有什么核心的竞争力吗?如果我是老板,我也会很不喜欢30多岁的人,他们不能把所有精力放在工作上,要顾家顾孩子,有可能还会有二胎,工资还那么高,我也会选择年轻人。每次跟同事们聊起这个话题,说到三五年之后,都不敢再聊下去。这个焦虑就像影子一样,如影随形,有时候小事情会引起我情绪波动。但当时我也没有任何选择,也不知道如何选择,就这样日子一天天地延续着, 直到突然有一天,我想买保险了,感觉平常这么忙这么累,别再得个病啥的。那天的场景我到现在都记得特别清楚,当时我在公司一楼大厅里等当时的销售,天空细雨蒙蒙,我的保险代理人(现在是我的主管)穿了一件蓝底白花的裙子,从外面走进来,当她进门的那一刻,我觉得整个大厅都亮了,我感觉很多目光在投向她,她神态安然自信,不张扬但却有一种莫名的吸引力。我对她非常好奇,那天我们就多聊了一下,她好像给我打开了一扇窗户,原来保险行业跟我想的不太一样。有机会了解保险行业之后,我惊喜的发现,这个行业符合我对工作的所有诉求。比如以前的人脉,在这个行业都能接得上;时间相对自由,这让我能有时间陪孩子,能有很多学习的机会;收入没有上限,有无限的发展空间,没有职场复杂的人际关系,会让人心里很踏实。当然,如果真要迈出跨行这一步,需要下个决心,毕竟我在互联网做媒体公关已经做了很多年。但没有过多久,我就很快做决定了,因为我觉得时间不等人,既然我认为目前的行业不可能再让我待5年、8年、10年,我为什么还要为它多消耗一天呢?所以我很快就辞职,决定跨行做保险。这个决定吓倒了很多人,包括我的家人也很不理解,他们觉得我的收入不错,做得工作也是驾轻就熟,为什么要去保险业。我觉得没关系,我不需要他们现在马上理解我,但他们迟早会理解我。不过,我也不是一点顾虑没有,隔行如隔山,一切从头开始,我担心的问题是我的客户从哪来,我周围好像没有人买保险,我从来没做过销售,我能做得好吗?当我经过了公司的培训,学习了保险专业,跟朋友们去介绍,一切比我想象的要好,考虑保险的人比我想象的要多,可能真的是市场好。其实之前买过保险的人也很多,大家都有保险意识了,原来我觉得没有买保险是大家买了保险也不会跟我说,因为他们觉得他们买保险这件事跟我没关系,现在我在保险行业,经过专业培训成为专业人士,就会有人跟我咨询。我感觉进入到保险行业之后,我的潜能被有效的激发出来,一些从没有销售经验的数年对着电脑的工程师成为非常棒的销售精英,一些普通的职员成为高收入的管理人才。当然,我的短板也会被暴露出来,从小我妈妈就说过我说话没条理,但我这个短板胜任原来的工作没有问题,不影响我升职加薪。但当我和客户沟通交流就会有些障碍,主管非常有经验,她能及时发现我的问题,并给我一些实用的指导和训练,我感觉自己有很大提升。来保险行业短短一年多时间,我就参加了好几次旅游,比我过去10多年出去的次数都要多。现在,我也有时间照顾家庭和孩子了。女儿现在4岁半。在她3岁之前,我几乎都是把她交给老人,就像刚刚前面讲得,心里十分愧疚但又无能为力。我们跟老人的教育理念又不契合,工作压力大的时候,会埋怨老人,甚至还会起冲突,觉得也十分愧对老人,让老人特别辛苦。现在我时间宽裕了,我每天下午五六点钟就能到家,再也不像以前那样动不动就加班到12点,有充分的时间能陪孩子一起玩儿。有时还去幼儿园接她,在接她的时候特别有意思,因为大部分小孩儿都是爷爷奶奶来接,她看到是我来接后特别兴奋,边跑边喊:我妈妈来接我啦。到了周末,我也能全天陪孩子,也可以让老人休息休息。因为在保险公司的工作比较踏实,我也不像以前那么焦虑了。其实孩子特别敏感,我们焦虑、郁闷,他们能很敏锐的捕捉到,不知不觉就会带给他们一些负面影响。我发现,自从我状态放松以后,我女儿也比以前开朗了,性格也越来越好了。我以前年收入是税前四五十万,还算可以。来到保险以后,我的计划是两三年能达到以前的收入就满意了。毕竟我也是在原来的行业工作了数年才达到的那样的收入水准,而且我要看到以后的发展。口述人:D女士人物档案:某头部互联网公司员工、高层,2018年开始进入保险行业亲人离世后,我想有更多的时间陪家人我2008年开始就在几家头部的互联网公司工作,转型到保险行业,严格地说这个过程是挺漫长的。现在回头看,这可能不是一个单一因素决定的。首先我说一下我的背景,其实我家里人都是做金融行业的。只不过他们都是在银行而已,不涉及到保险这方面的东西。所以我对金融业还是一直比较有兴趣的,这是我后来转到保险行业的一个前提。2015年,我母亲确诊了癌症。我拿到诊断书的第二天就没有再去上班。那个时候我小孩也比较小,才一岁多。这个过程一直是我和我老公在跑医院,我更多时间要带着小孩。你可能想象不到去医院整个过程特别波折,遇到很多很多问题,包括还有接近医疗事故这样的事。在医院,一个人如果生了大病,在命运面前就像一个待宰的羔羊。一年多的时间,我妈去世了,我的重心就是要把我爸照顾好。我奶奶和我妈是连续两年相继去世的,对于我爸来说,打击相对比较大,尤其是人年龄大了。还有一个就是职业和生活规划的问题。当时经历了我妈那个事,再加上有了小孩,家庭在我这边占的份量,明显会比年轻的时候更重了一些。因为你不经历一些极端的事,基本是一个惯性在推着你走。大家上班我也上班,大家加班我也加班,花在自己生活上的时间挺少的,每天回家都得九十点钟,有的时候可能还更晚。这里面有一个契机,我有个闺蜜也开始卖保险了,她以前也是一家互联网大厂的,做总裁助理,我们两个的职业路径是很像的。我们俩就这个事情沟通也挺多,再加上我自己希望有一个更自由、更自主的一些工作和生活方式。所以后来回想起来,很多因素都在推动我做出转型保险这个决定。后来我的股票刚一过解禁期,我就从上一家公司辞职了,一个月之后我就开始参加保险公司的培训。我做了这个决定,家里人也没提什么支持或者反对的意见。我爸和我老公只是站在我的角度考虑,你以前的工作相对还是比较舒服的,至少你的位置是很舒服的。比如说你有钱,钱在你手里。但是现在换成这样,对你来说可能面临比较多的挑战,以及以前没有面临过的挫折。他们会帮我分析一些,但是他们也比较明白我的性格。我要做了决定,除非我试了这个东西,撞南墙了。其他基本上不太可能改变。我觉得其实什么事你要干好了,肯定都会有压力的。因为你有目标就得有压力。压力也是动力!生活方式确实不太一样了,比如说以前每一天从9点开始,或者每一点固定的时间去规划工作。现在的工作,一旦机制明确了,你的晋升和收入是不受领导主观因素影响的。干多少拿多少,这个是透明的。保险行业有自己的规矩,这个规矩就是你怎么分成,你从销售里怎么分成,从你的团队里怎么分成,是怎么样的管理收入方式。这个都是明文规定的。比如说你想达成一个什么样的收入水平,或者你想做到什么样的阶段性目标。你就去拆解你的工作好了,这就是我喜欢保险行业的另一个原因,规则简单。同时,每一个人的收入又不会受任何其他的人干涉,因为他自己本身就是一个创业者,只是这个平台大家会打造一个可以互相借力的成熟体系。这个体系本身是基于公司这个大平台。这个大平台做的事就是做产品的研发,向市场的宣传,以及有理赔的部门,有IT运维部门。除此之外,全部是个人的成本,即便我们小团队要做市场活动,都是我们自己去邀请,安排嘉宾,这个过程都是由我们自己以及团队的系统在做的。我今年1月的收入是十多万,2月、3月份也是五六万。跟我之前的收入差别不大。我第一年的状态比较松弛,因为我想调整一下自己的状态,第二年相对来说投入更多一点时间,随着投入时间的量,还有精力的重点,都会影响你的收入。我今年的重点除了销售以外,可能更多把团队这一块问前推,更多去筛选人才,这一块都会对我的收入有影响。我照顾孩子和照顾家庭的时间会更多一些。我现在每天五六点钟回到家,有的时候想放松一下,就可以整天在家或者下半天在家,有的时候忙,也会早上九点到晚上九点,这个时间不是一定要怎样,全看个人安排。你不想干没有人让你干,你可以天天躺着。因为现在我们最值钱的就是自己的时间。我自己个人习惯,至少要提前一周,把下一周的工作都安排出来,包括从周一到周末需要安排的时间,剩下的时间就是我自己的了。通常我晚上的时间不安排任何事,除了个别的,比如说周二,我可能要筛选人才,这是我的人才日。其他晚上我都是不做安排,就是陪孩子学习。我早上起来,孩子上学以后到八点之前的这段时间,我都会看看书,脑子比较清醒的时候,把时间分割得比较好。我老公是创业者。他是有自己的公司,他转型做保险的可能性非常小。但是我们两个都是工作比较灵活的,疫情期间我们分别兼顾工作和照顾家里,节奏把握得很好。我印象比较深的是,我转型之前,他给我的建议是谨慎,但是我干了两个月之后,有一天我老公跟我说:你当时趴在桌上算数的状态特别专注,应该早点让你去干这事,就感觉你特别享受这件事,家里的事安排得也更有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