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嫌侵害消费者权益 扫码不应成点餐唯一选项 是否扫码点餐

时间:2021-04-01 13:43      

内容提要:近日,不少市民反映,如今有些餐厅不提供人工点餐,甚至不提供纸质菜单,消费者只能关注公众号或小程序后进行“扫码点餐”。对此,市消协、中消协表示,“扫码点餐”不应成为“单选题”,提醒公众警惕“消费便利”变成“消费烦恼”。

  天津北方网讯:“扫码点餐看似挺方便,但是得先关注公众号,还得提供一些个人信息,心里总是感觉不舒服。”近日,不少市民反映,如今有些餐厅不提供人工点餐,甚至不提供纸质菜单,消费者只能关注公众号或小程序后进行“扫码点餐”。对此,市消协、中消协表示,“扫码点餐”不应成为“单选题”,提醒公众警惕“消费便利”变成“消费烦恼”。

  消协人士认为,首先,仅提供“扫码点餐”涉嫌过度收集消费者个人信息。消费者到餐厅就餐,并无必要提供手机号、生日、姓名、地理位置、通讯录等与餐饮消费无关的信息。一些餐厅不再提供人工点餐,要求现场就餐消费者先关注公众号或小程序,再进行扫码点餐,借此获取消费者的个人信息,不仅违反法律规定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的合法、正当、必要原则,涉嫌对消费者个人信息的过度收集,而且,如果保管不善,消费者个人信息还有被泄露、丢失的风险。

  其次,仅提供“扫码点餐”侵害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不提供现场菜单有损消费者的知情权,菜单是消费者决策的重要参考依据,与是否接受餐饮服务直接关联,餐厅应当提供直观可查的现场菜单,供消费者了解菜品和价格。不提供现场菜单,扫码关注后才能浏览菜品和价格的做法,侵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

  消协组织表示,在“云”技术应用日益广泛的今天,扫码已经成了一种重要的消费程序、支付路径,但智能化的交易程序或服务程序必须守住法律底线,能为消费者带来权益增量和更好的消费体验,不应成为特殊消费群体的消费阻碍,更不能以剥夺减损消费者的权益为代价。目前扫码点餐并不具有普适性,老年人、未成年人往往需要他人协助,才能完成扫码点餐过程,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消费体验和消费实现。他们对“扫码”背后潜在风险的防范意识也比较弱,更易成为个人信息泄露、甚至支付安全问题的受害者。经营者可以使用新技术提高运营效率、为消费者提供便利,但首先应做到依法合规、切实维护消费者权益。新技术应用不应成为限制消费者权利的工具,不应成为攫取消费者个人信息的借口,更不应成为阻碍大众消费的壁垒。

  微评

  餐饮业属于服务业,餐饮业的创新应当多从消费者角度换位思考,诚信经营,公平相待,在尊重消费者意愿的基础上,努力为消费者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技术进步应当让消费者享受发展红利,而不是成为经营者商业欺凌的工具。同时呼吁有关行政部门,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引导和监管,督促餐饮企业守法经营、加强自律,严厉查处侵害消费者权益不法行为,促进行业健康有序、规范发展。(津云新闻编辑孙畅)

杏彩网页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