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3月11日电 (记者车柯蒙)“稳定增加汽车、家电等大宗消费,取消对二手车交易不合理限制,增加停车场、充电桩、换电站等设施,加快建设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汽车产业被提及一系列助力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信号正加速释放。
“从汽车制造业来讲,‘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以上’的预期目标,将有力稳定汽车消费预期;制造业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提高到100%,将极大激发企业的科技创新热情;稳定增加汽车消费,取消二手车交易不合理限制等一系列政策,都是今年汽车市场的重磅利好,我们对今年汽车产业发展的信心更足了,对未来的预期更好了!”听完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一汽董事长、党委书记徐留平表示。
今年全国两会,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一汽董事长、党委书记徐留平当选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主席团成员,红旗工厂技术部维修电工齐嵩宇、一汽解放大连柴油机有限公司高级技师鹿新弟、一汽-大众成都分公司操作技工黄波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参会。来自中国一汽的四位人大代表为我国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建言献策。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一汽董事长、党委书记徐留平。中国一汽供图
作为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主席团成员,今年全国两会,徐留平带来的建议包括:“建议明确汽车行业碳中和、碳交易的标准”“建议国家构建智能网联汽车统一数据平台”“建议国家完善商用车远程监控标准,促进国六环保法规顺利实施”……
在展望“十四五”时,徐留平表示,“中国一汽将努力洞悉转型规律、把握产业本质,抢抓百年未有之机遇,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聚焦自主掌控新能源、智能网联等关键核心技术,实现自主品牌跃迁成长,合资合作转型增长,新业务控风险高质量发展。”
“汽车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新能源智能汽车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前景极其巨大。汽车人大显身手有空间、有机会。”深耕行业,徐留平观察到汽车行业数字化转型的宝贵机遇。徐留平建议:“建议国家构建智能网联汽车统一数据平台。”徐留平表示,如果能从行业层面打造统一数据云平台,将为我国的智慧出行、智慧交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助力我国更早实现交通强国。
今年的全国两会上,碳达峰 、碳中和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成为代表委员们讨论的热点之一。汽车产业作为能源消费和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领域,面临着较高的碳减排压力。
对此,徐留平建议国家明确汽车行业碳中和、碳交易的标准。近年来,汽车行业碳排放占比随着汽车保有水平的快速增长不断提升,徐留平也进一步建议应尽快明确汽车行业的达峰目标、路线图、行动方案和配套政策。
为努力减少碳排放,新能源汽车在近年来逐渐主流化。《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的印发,更为今后一段时期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具体路径,为行业从业者注入了信心和动力。
为推动新能源汽车普及与发展,徐留平建议国家制定统一的新能源汽车换电标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及运维。解决标准不统一带来的重复投资、资源浪费、用户里程焦虑等问题,推动新能源汽车更大规模的普及。
徐留平还注意到“停车难”问题,并由此提出对策:“建议采用新基建、新技术解决好停车难、泊位资源整体利用率不高等静态交通问题。”
在行业规范化发展方面,徐留平建议建立规范的汽车改装管理制度。汽车改装市场拥有巨大潜力,改装市场的规范化有利于促进汽车改装健康发展和保障交通参与者的人身安全。
为解决各地自建平台技术标准不统一,认证申报占用大量试验资源、耗费大量认证时间和产生不必要费用等问题,徐留平建议,完善商用车远程监控标准,促进国六环保法规顺利实施。
此外,红旗工厂技术部维修电工齐嵩宇、一汽解放大连柴油机有限公司高级技师鹿新弟、一汽-大众成都分公司操作技工黄波这3位来自生产一线的人大代表,也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一汽首席技能师齐嵩宇。 中国一汽供图
“技术创新无大小,只要有突破,就可以推动技术和产品质量提升。”齐嵩宇在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的“代表通道”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今年全国两会,齐嵩宇把关注点放在了规范“干扰器”产销及运行环节,保障公路物联网无线通信稳定上。
全国人大代表、一汽解放大连柴油机有限公司高级技师鹿新弟。中国一汽供图
鹿新弟表示,将立足本职岗位,利用信息技术和制造技术深度融合的智能制造技术解决痛点问题,为打造“民族品牌、高端动力”、支撑“解放”实现“中国第一、世界一流”智慧交通运输解决方案提供者的战略目标而努力奋斗。
全国人大代表、一汽-大众成都分公司员工黄波。中国一汽供图
“在听取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时,全场多次响起热烈的掌声,足以证明代表委员们的共鸣和认同。”黄波说,今年他准备了关于提升一线产业工人职业技能提升、汽车行业在关键技术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建议。黄波表示,在当前汽车行业“新四化”的发展趋势下,一线员工应不断提升专业技能,激发科技创新精神。
正是源于每一位一线员工对科技创新的追求,2020年中国一汽在43项关键核心技术上取得突破或阶段性成果,全年申请专利3508项,同比增长19.8%;其中,发明专利1757项,同比增长59.7%,实现专利公开数量行业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