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十年:关于未来数字化人生的思考

时间:2021-01-24 19:26      

十年前,这个世界还没有微信。当时的生活是怎么样的,你们还记得吗?到了今天,估计没有人可以想象,离开了微信的生活会是个怎样的生活。

今年恰逢微信十周年,以“激发WeBuild”为主题,2021年的微信公开课PRO1月19日如约在广州开讲。像去年一样,我抱着强烈的好奇心和学习心态来参加。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我们生活、社交方式的改变,我们对微信的依存度已经发展得超乎我们想象。微信在我们的生活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添加朋友后想要快速地了解一个人,少不了的步骤就是去刷他/她的朋友圈,侧面了解他/她的生活、喜好和个性。无论是工作还是家庭或者朋友,我们所有的关系基本上都在微信社群里面去搭建和维护。尤其在2020这样特殊的一年,我们的生活深受疫情影响,是微信将分隔各地、无法见面的大家联系在一起,为我们送上最新的消息,成为了我们出行、办事、消费的重要工具。

究竟这个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占如此重要地位的工具,未来会发展成什么模样,会对我们的生活带来怎样的影响?在个人和机构层面有什么是我们要去学习和改变的?在微信为我们带来各种生活便捷的同时,又面临什么挑战?微信公开课和张小龙的分享带给我们一些答案与思考。

个人:不断学习 捕捉机遇

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从个人层面来说,开场视频里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一幕是一位中专毕业的快递小哥,由于不满日复一日的重复、可预见的生活,而下决心去学习编程,半路出家当码农设计小程序,抓住机遇走上了不一样的人生跑道,这是一个特别励志的故事。

科技的发展让我们的社会重新被划分为快速适应者(fast-mover)和缓慢适应者(slow-mover)的分水岭,在瞬息万变的世界里,是怨声载道地抱怨行业被颠覆,机会被夺去,还是不断地学习和掌握新知识技能,立志加入快速适应者的队伍,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高效人士的七个习惯》一书中提到一点,我们应该只想那些自己可以影响和改变的事情,而不是徘徊纠结在已经过去的事情或者自己掌控不了的事情中。时代既然已经变化,行业发展趋势我们无法左右,与其花时间让负面情绪阻碍自己前行的道路,不如去专注于那些我们可以改变的事情。在传统行业被颠覆的同时,很多新的工作机会也被催生出来。抱着一种终身学习的态度去快速地适应社会的转变,为自己找到新的定位,才能在机会来临的时刻拥抱时代的变化。争做一个fast mover,才能拥有更多机会!

企业和政府:在危机中洞察创新

把握弯道超车的机会

还记得在2020年初的微信公开课上,微信就公布了大力发展小程序的战略。没想到2020年新冠疫情突然爆发,给国民的商业和生活都带来了很大的冲击,但同时,也意外促进了小程序的使用增长。微信瞥见时代发展的趋势,未雨绸缪地提前布局,当机会来临就能很好地把握。就像丘吉尔所说,“永远不要浪费一个好的危机”,有危也有机的时刻,准备好了才能继续向前行。

数据显示,在今年,微信小程序在帮助各行各业连接、服务用户方面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帮助快速拥抱数字化转型的商家实现线上“回血”。在政务民生领域,我们出行必不可少的小程序健康码,已累计服务用户超过8亿,累计展示码量超200亿次;行程卡已已累计服务用户5.5亿,累计访问次数19.4亿;社保缴费小程序帮助1.6亿人不出门在线完成参保。微信支付分用户数突破2.4亿,以简单的方式、通过每个人的力量大规模建立社会信用体系。政务行业快速实现数字化和信息协同沟通,提高了整体社会治理水平。以如此低的成本和这么快的速度搭建数字化平台,是以往无法想象的,也正是中国弯道超车的典范。在以前看来难以改变的,根深蒂固的生活方式和价值体系,如今也能被科技重塑。

微信发展至今十年,一连串数据,震撼了大家的眼球:

有10.9亿用户打开微信,3.3亿用户通了视频通话;

有7.8亿用户进入朋友圈,1.2亿用户发表朋友圈;

有3.6亿用户读公众号文章,4亿用户使用小程序;

还有微信支付,企业微信,搜索等等,已经变成了生活常用品。

而微信,也真的成为了“一个生活方式”。

但它并没有止步不前,抱着“不满足”的心态,不断地去想用户所想,覆盖更多的生活场景,希望提供全场景服务,让人们的生活变得更方便。

未来:互利共生的新商业模式

在公开课上,腾讯提到了全新发布的“企航计划”,提供12亿元数字化扶持基金,与合作伙伴一起更好地服务教育、政务和中小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可以看到,抱着开放的心态去合作,从而实现共赢,是未来企业发展的趋势所在。

凯文·凯利在畅销书《必然》中说到了未来发展的12种趋势,其中之一就是开放的生态。腾讯这艘大船选择在这个时代参与到这股大流中,去打造开放、共生的生态体系,特别有价值。

算法让我们的世界越变越窄?

在微信之夜,有幸坐在台下聆听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长达数小时的分享。我可以深深地感受到,那份产品经理对于自己产品最纯粹的热爱和最极致的追求。

张小龙分享,视频比起文字来说更符合人类表达的习惯,希望视频号可以提供人人都可以创造的短视频平台,而他认为,视频号将主导未来微信5-10年的发展

他说,视频内容分为两种,学习类和娱乐类。基于社交网络所推荐的内容以学习类为主,是朋友关注的热点,未必是我们原本就会关注的内容。这样的社交分享,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能拓宽我们的视野和知识面。但随着平台储存的信息量越来越大,后面可预见算法推荐会起到更加主导的作用,大数据根据我们的兴趣和过往习惯去推荐适合我们的内容,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会使我们的世界越走越窄。

张小龙不断强调,视频平台是一个载体,不做内容。但可以看到在新时代的发展下,载体、平台与内容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复杂,有了更多互动,扮演的角色也在转变。就好像如何有不合适的内容在平台上被发布传播,很难说平台就不负任何责任。在当今时代,可能任何接触这些数据/信息的人都对它拥有一定的权利和责任,所谓的隐私数据/信息已经不再是一个非黑即白的概念平台因为有推荐的功能,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我们每天会接触到什么样的内容,影响到我们的认知。

社交的本质是找同类

但我们需要和不同类的人打交道

根据纽约时报CEO马克·汤普森的观点,在算法推荐的引导下越走越窄其实对于我们作为一个社会的公民,有一定的义务和责任去了解社会上发生的一些事情带来挑战。另外,社交的本质是帮我们找到同类,但当社交把我们和同类联系在一起,让我们看到的信息都是同类思维的信息,只接受自己喜欢的内容和观点,也会带来挑战,因为社会的组成不是这样的。

在一个百花齐放的社会,大家有很多不同观点的碰撞,我们要学会和不同类型的人、拥有不同观点、来自不同背景的人去打交道,而不仅仅是与和自己持相同观点的人交流。近年来,我们看到世界各地的群体中,都出现越来越多“同意我观点的人就是我的朋友,不同意我观点的人就是我的敌人”的趋势发展,在美国看到在特朗普的支持者与反对者人群中把这种心态极端化呈现,非友即敌的思维会让我们的社会变得更加撕裂。我们一定要在尊重差异的基础上对事情进行理性的辩论,让观点得到碰撞,让人找到共处的方式,求同存异是任何合作的基础。

对科技平台和用户来说,值得深思的是,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如何善用科技、善用社交网络去帮助我们找到同类的同时,继续拓宽我们的视野,促进不同类的观点碰撞交流,而非局限在其中。

科技平台在做大了以后,在成为了人们接收信息主要的平台以后,是否也应该承担一部分传统媒体的责任,继续帮助人们拓宽视野,和不同类型的人打交道与交流?当然,这是超出产品范畴的,但也是在科技平台逐渐变得越来越庞大、越来越重要后所无法避免的科技以外的思考与社会责任,这也决定了未来的路能走多远。

“楚门的世界”里的透明人生?

每个人都是复杂的多面体,在一个社会中也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我希望和家庭分享的,与同事分享的,和好友分享的东西都是不一样的。科技加快了大家联络的速度,拉进了彼此的距离。但,是否又拉得太近了,把不同社区的生活的界限给模糊了?我们是否都变成了在镜头下成长的“楚门的世界”里的透明人?

我们的生活,似乎在被科技掌控着,按下了快进键;我们在社交媒体上留下的一个个标签,成了外人了解我们的主要途径;我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透明。工作群模糊了我们上下班的概念,Boss的信息半夜三更是否也要回复?工作和生活的界限越来越不清晰。我们每天都在兴奋地上载我们生活的点滴,但对于隐私,是否对不同族群要有不同的设定?一个学生升学,一个人去找工作,面试官是否可以看到我们一辈子上传过的所有信息?从社交群的广度、从公开信息的深度,如何重新设定界限?

科技产品的边界应该在哪里?

要把价值观输入到算法里其实并不难做到。最难做到的是,我们想要输入一个怎么样的价值观给机器,对此人们可能很难达成共识,但是不能够因为没有共识就不去思考和不去做。

《领航者》访谈过的另一位嘉宾、哈佛大学教授迈克尔·桑德尔曾说过,在重大道德问题和价值观的思考上,有些讨论本身并不是仅为了要达到共识,而是在讨论的过程中,持有不同意见的各方会产生一种互相的理解和包容。这本身可能就是一个目的。

在我看来,做产品也应该如此,产品经理在设计的过程中如何思考更多,能否就仅有的一点共识设定一些底线?在暂时找不到答案的问题上,也要保持开放和始终坚定“科技向善”的心态。

科技,你抛弃了谁?

在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在我们的社会里,不可能全部都是fast mover,对于slow mover,对于弱势群体来说,怎么顾及到他们的需求,使他们也可以跟上科技发展的速度和脚步,受益于科技发展,而不是把他们全部排除在门外?不会使用软件叫车只能被迫在晚高峰的路边等候而不一定等得到车,不会使用健康码、出行变得困难的老人家比比皆是,不能滑动拼图板块进行验证、不能使用键盘的盲人生活变得更困难……在科技让大多数人生活变得更加便利的同时,请不要忘记,还有并不少数的他们,因为科技的发展使生活变得更复杂。

在科技公司大步向前的时代,科技公司如何思考自己所肩负的责任,如何可以更好地照顾到不同人群的需求,带着大家一起向前走,而不是把一部分人落在后面不理,这也是一个挑战。微信已经用切身行动来表达对弱势人群的关怀,向中老年用户提供低门槛的数字支付服务,让他们也可以享受数字时代的便捷与高效。

坚持“科技向善”

造福每一个人

在科技使绝大多数人生活变得更便利美好的过程中,这些只是我一时能想到的一些潜在挑战,提出一些思考的方向。在腾讯成立21周年时,马化腾公布了腾讯全新的“用户为本,科技向善” 的使命与愿景,提出“科技本身力量巨大,科技发展日益迅猛,如何善用科技,将极大程度上影响到人类社会的福祉”,这是特别令人欣喜振奋的思考与行动。

在任由科技带着我们越走越远的道路上,在科技平台变得越来越大之时,只有每个做产品的人都坚持引导“科技向善”时,我们的社会才可能变得更加包容,更加可持续发展,更加以人为本。

正如这次微信公开课的主题“激发WeBuild”,我们该思考的不仅仅是“Build”,还有“We”。当科技的发展能够真正做到以人为本,才能让这个世界所有人都能受益和参与其中。

杏彩网页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