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技术如何更“适老”
近日,一个针对老年人的智能辅具评估会上,发生耐人寻味一幕。一个课题组展示“智能拐杖”新产品,包含语音辅助、导航定位等多种功能,式样颜色也十分漂亮,信息科技领域的专家纷纷叫好。这时,评估组中有位养老机构代表发问:充电是否方便,联网步骤是否烦琐?她进而解释,现实情况中不少老人并不和子女住在一起,新功能再好,电源和无线网络配置不合适,可能成为使用上的高高门槛。在座的信息技术专家坦言,“这个,还真没考虑到。”
一根智能拐杖的“提问”,直击当下互联网新技术在“适老”领域的痛点。引以为豪的数字科技发展,如何在技术和应用中,让更多老年人在信息化大时代更具获得感而非失落感,是多方应该思考的问题。
信息技术发展快了?
有一种观点,当下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推进太快了,没有“等待”老年人。
对此,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彭鑫教授并不认同。他认为,表面上看,在老年人融入信息社会中遇到的问题是技术发展导致,实际上,这恰恰是技术还没有发展到一定阶段,尚处于中间状态所致。
举例来说,人机交互手段,目前主流还停留在键盘输入等。这其实是老年人使用智能产品的主要障碍之一,如果能进一步发展到以语音、手势,甚至意识识别为代表的、更为智能的“自然状态人机交互”,问题就可迎刃而解。同样的,在许多应用服务中,大多停留在被动服务,即需要人工输入诸多明确信息、要求而完成的服务,在信息技术发展的目标中,信息应用从被动服务转向主动服务,需要信息采集、人工智能技术等多项技术的突破,使机器能更聪明地自动感知场景、识别用户意图。
在彭鑫看来,在技术处于中间状态之际,管理机制上及时介入,与技术发展并行,是初步解决当下“适老困境”的解决之道。信息技术从业人员更应该认识到,从某种意义上说,“老年人的需求”是人类对智能化技术需求真正的最前端,应该更深层次了解并开展研究,探索出更加符合人类社会群体利益的创新突破。
“适老开发”没有前路可循
“日常应用的‘适老’问题,也困扰着我。”上海大学计算机学院智能科学与技术系副主任岳晓冬坦言,随着网约车普及,路上可扬招的出租车不多了,家里长辈打车变得困难起来。
在他看来,技术上可以为不熟悉电子设备使用的年长者开发出更方便的接口,如大字体版本、一键“傻瓜”应用。但这其中,也存在市场驱动的问题。纯应用技术发展,一般还是以盈利为目标,老年人群体并不在主要消费目标人群中。新技术是否有高性价比,往往是一些企业走得慢的原因。
“这时候就需要国家通盘考量,从社会公平效率及信息普惠的角度出发,给予一定引导和基础研发推进。”岳晓冬说。
同济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向阳教授则提出,随着老龄化的发展,以老年群体为主要对象的“夕阳产业”,未来将成为消费群体不断扩大、服务需求稳定增长的“朝阳产业”。在这个领域,尽早布局做出品牌,才是相关智能信息产业的发展方向之一。
向阳认为,对于前几次技术革命,技术发展、社会配置等,中国的产业推进往往有成熟的他国发展模式可供参考,并根据自身特点调整。而到了信息技术、智能研究飞跃的新时代,中国在不少领域走在世界的前列。信息与智能新技术可能带来的社会变革,也是前所未有的。如何让互联网智能新技术更好地服务社会,在产业发展与技术普惠中取得平衡,让社会大众有更多获得感,这是没有前路可循的,只能一步步摸索。
“数字鸿沟”非老人独有
复旦大学人口与发展政策研究中心朱勤教授给出数据,5—10年内,我国人口总量预计将触顶。与此同时,老年人口上升,将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
他说,信息技术新的应用,应有更深层次的人文关怀。
例如,有的老年人容易对网络生活形成心理厌倦。尽管大多数青年人眼中,互联网充满了无穷的想象。但对于老年人来说,由于他们掌握的互联网使用技能相对单一,且对新的互联网应用缺少充足的获取渠道,从而导致他们在掌握了一定的互联网技能之后,难以突破应用的局限,甚至有些因为“跟不上”产生自我怀疑及被抛弃感等,这些不仅仅需要技术及应用管理上的突破,也需要社会工作、心理学研究等方面的重视。
朱勤认为,类似的“数字鸿沟”并非老年人群体独有。事实上,信息、智能技术应用的不平衡早已存在。在城乡之间、东西部之间、不同年龄之间,智能技术应用水平的差异,技术覆盖程度的不同,都是新技术产生后伴随而来的客观发展。对此,应该有“每个人都很重要”的社会共识,让各方共同努力,来慢慢填平鸿沟,共享新技术带来的更美好生活。
(责编:燕帅、宋心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