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铁肩道义 著妙笔华章——写在第二十一个中国记者节

时间:2020-11-23 23:10      

担铁肩道义 著妙笔华章

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栉风沐雨,在社会变迁中真实记录人间百态;

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脚下有泥,在历史长河中徜徉漫步含英咀华;

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心中有光,立于时代潮头拨开迷雾探明暗礁。

奋斗镌刻荣光,使命昭示未来。在第二十一个中国记者节,《好记者讲好故事——2020年中国记者节特别节目》8日晚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综合频道播出。来自全国新闻战线的13名优秀记者讲述了他们的采访经历和特别故事,展示了新闻战线在2020年重大新闻事件中的优异表现。

逆行一线 扛起责任担当

己亥庚子之交,中国和世界历史经历惊心动魄的时刻,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武汉陷入死生之地、存亡之境。

“逆行武汉的每一个新闻工作者都很勇敢。当疫情的乌云散去,再来回望这个城市的时候,我们心中都有着一种特殊的情感。”人民日报记者吴姗回忆起自己在武汉前线的经历,她把自己作为记录者,但不只是记录。“这场战疫,没有你!没有我!只有我们!”吴姗说。

时代的记录者亦被时代所记录。

除夕那晚,新华社湖北分社记者熊琦缺席了父母的年夜饭,瞒着家人,笨拙地穿上防护服,走进了重症隔离病房。他只有一个念头:去抗疫一线,用新闻破除恐惧,给读者勇气希望。熊琦也曾害怕过,但他坚定地说:“我是记者,这里是我们的家,也是我们的战场。我们会永远冲在一线。”

疫情就是战情,报道就是责任。作为记者,95天的武汉抗疫究竟是什么感受?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董倩讲述了在武汉亲身经历的报道故事。“它有时让你心痛,但又抚平心上褶皱,感受温暖!它有时让你哭泣,但又帮你擦拭泪水,不再孤单!”董倩说。

武汉市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武汉市肺科医院ICU主任胡明、武汉方舱医院“读书哥”……无数抗疫英雄都成为湖北日报记者柯皓拍摄的对象。“透过镜头,我看见了武汉人民的英雄气概,看见了全国人民的众志成城,看见了党中央的坚强领导,看见了中国优势、中国力量、中国精神,也看见了中国记者的担当。”柯皓说。

关山万千重,相与克时艰。新闻工作者不惧风雨、坚守一线,这支队伍在抗疫斗争中浴火锻造、淬炼升腾。

如椽之笔 记录时代荣光

每个风雨兼程的日子里,记者们从世界各地传递或悲或喜的讯息,用理想信念筑守价值底线,于风云激荡中推动社会进步。

作为新华社驻纽约记者,商洋经历了从留学生到新闻工作者身份上的转变,更客观看清了美国社会暴露出的种种问题。“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美国的经济学家就说过这样一句话:当中国为了下一代制定五年规划的时候,我们的一切计划都是为了选举。”商洋说。

商洋笃信,面对复杂激烈的国际舆论环境,记者的职责使命就是要向世界呈现一个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文若惊雷大地春,图如金刻斧留痕。

“当他空荡荡的衣袖,在空中划出一道弧线时,这个看不见手的军礼,让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震撼。”采访扫雷英雄杜富国时,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记者孙伟帅感受到了军礼的力量。“军礼的背后,那英雄主义的血性,标注着一支军队的精神高度!一代代共和国军人,正是靠着这种向死而生的英勇决绝,形成了压倒一切敌人的伟大气概!”她说。

当建档立卡贫困户阿拜克力·海力帕提一家搬进新居的时候,新疆喀什疏勒县融媒体中心记者阿依帕夏·图拉普无比自豪:“这一个个和谐幸福的小家庭,是我们新疆各民族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迈步走向小康生活的真实写照。”

当长城新媒体记者高航见证京张高铁开通,见证中国高铁的弯道超车再次惊艳世界的时候,他骄傲地说:“新时代的中国,如同‘复兴号’一样,正大步奔跑在伟大的复兴路上。而作为记录者,我们也会与时代同行,奋勇前行!”

执简以往的行囊风尘仆仆,再添勋章。

江苏广电总台记者王瑾锦坚守《政风热线》栏目11年,她经常问自己一个问题:我们到底是“为了谁”在做舆论监督?《政风热线》通过首度揭开部分校园塑胶毒跑道乱象,推动史上最严新国标出台;首度曝光兰菌净伪装婴幼儿疫苗乱象,促使国家疫苗接种目录得到了净化。王瑾锦回答了“为了谁”的问题:“其实就是为了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只有心中记着百姓,用舆论监督的方式推动问题解决,才对得起听众、观众对我们的信任。”

善积跬步 丈量生命长度

只有离得足够近,才能感知得足够真;只有怀着真心,才能收获真情。

在22年的记者生涯中,光明日报记者常河一直聚焦教师群体,先后跟踪报道了“量子之父”中国科技大学潘建伟院士,坐在轮椅上创办希望学校的“最美乡村教师”任影,被誉为“燃灯者”的思政课老师路丙辉……这次,他讲述了义务为留守儿童补课21年的乡村退休教师叶连平的故事。

“叶连平跟我说:‘我希望呼出的最后一口气是在讲台上。’”常河回忆起跟踪采访了三年的叶连平,眼眶湿润了。“如果可能,我也愿意像叶连平老师那样,做一只新闻战线上的‘萤火虫’,只争朝夕!”

西藏广播电视台记者曲小岑已经在西藏工作10年多,西藏122万平方公里的74个县区,她走过了69个。这片厚土给她最深的感触是代代传承的老西藏精神。“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老西藏精神,就像一面永不褪色的旗帜,激励着一代代汉藏各族儿女,以边疆为家报效祖国,无私奉献、无怨无悔!”曲小岑说。

记者是时代的见证者、记录者,也是建设者、推动者。

内蒙古广播电视台记者雷蒙记录了草原上延续了30多年的三场比赛,廷·巴特尔跟牧民比致富、比效益、比生态的故事。“当地牧民年人均收入突破两万,翻了500倍,比全国农民平均水平高出1/4,真是比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深刻道理,草原赢了,中国北方这道亮丽的风景线赢了!”雷蒙说。

“几十年来,为国家测绘事业献出宝贵生命的国测一大队队员共有46名。青山有幸埋忠骨,中国代代有忠魂。”采访西安国测一大队时,陕西广播电视台记者薛嘉茜哽咽了。她不停地思考,究竟是什么样的力量让这一代又一代的人,冒着危险去攀登测量?“那就是我们中华民族永攀世界高峰的勇气!”薛嘉茜找到了答案。(本报记者 肖人夫)

(责编:宋心蕊、燕帅)

杏彩网页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