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养老服务更智慧

时间:2020-09-24 00:26      

可穿戴设备、自助检测设备、家庭服务机器人……近日,由工信部、民政部和国家卫健委制定的《智慧健康养老产品及服务推广目录(2020年版)》公示,111种养老产品和120项养老服务入选推广目录。

随着技术发展和养老产业升级,越来越多的智慧养老产品和服务走进养老机构和“寻常百姓家”,让养老更“智慧”、让老人更加健康。

政策助力 前景光明

在不久前举行的2020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多种用途的机器人产品吸引了极大关注,来自国内数十家机器人企业和10多家国际参展企业带来了不少智慧养老领域的服务机器人和应用解决方案。其中,康复训练机器人、中医机器人、骨科手术机器人等产品,都在养老产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场景。

从健康监测、紧急救助到康复辅助、智能陪伴、远程医疗……近年来,各类智慧养老产品和服务快速普及发展。尤其是在防疫期间,养老产业向线上转移速度加快,智能养老产品也迎来了新的增长机遇。

大势之下,政策加码助力。目前,中国已连续4年开展智慧健康养老产品及服务推广目录申报以及智慧健康养老应用试点示范工作。今年7月,第四批智慧健康养老应用试点示范工作已经开启,以进一步推动智慧养老产业的发展和应用推广。

在地方层面,各地同样抢抓机遇、加快布局。今年5月,安徽省发布未来5年的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规划,提出在传统养老产业的基础上,深度融合物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及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到2025年在全省基本建立智慧养老产业体系。

上海市日前发布首批12个智慧养老应用场景需求,涵盖了安全防护、照护服务、健康服务、情感关爱等多个类别。除了认知障碍老人防走失场景、老年人卧床护理场景等常见的养老需求之外,这些场景中有不少是防疫期间产生的新需求,如无接触智能消毒场景等。

科技支撑 插上翅膀

当前,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数近2.5亿人,失能老年人超过4000万。人口老龄化已成为我国的基本国情,在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同时,也蕴含着巨大的市场潜力。

专家指出,中国老年人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普遍增强,财富积累及消费能力也有一定的增强,这些都为智慧养老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019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明确提出把技术创新作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第一动力和战略支撑,加快老年相关产品和服务的科技研发。

专家认为,规划对于加快发展智慧健康养老产业作出了安排,有助于创新开发智慧产品和服务,加大老年健康科技支撑力度、加强老年辅助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动智慧健康养老服务的发展。

近年来,数字化、智能化为民生保障插上新翅膀,也让养老心态更积极,养老方案更为多元。在此背景下,相关机构和企业积极拥抱新技术打开的宽广舞台,为市场提供品类更多、品质更好、品牌更优的养老产品。

“随着我国深度参与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科技创新为应对人口老龄化提供了强大支撑。智慧健康养老是现代科技与传统产业的创新融合,具有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理事长于建伟说,国家政策层面不断提升的重视和支持力度,将成为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加强共享 优化供需

作为新兴业态,智慧养老的培育发展也面临不少挑战。一方面,智慧养老涉及多个部门和多个行业,各个主体之间的信息尚未共享互通,产业链上下游存在信息不对称现象;另一方面,智慧养老的供需匹配仍存难题,有效供给能力不足,老年人需求尚未完全释放。

对于信息的共享互通问题,业内人士建议,应完善顶层设计,建立智慧健康养老标准体系,建立统一的设备接口、数据格式、传输协议等标准,实现不同设备间的数据信息开放共享。同时,进一步完善智慧健康养老服务流程规范和评价指标体系,增强区域之间智慧养老技术、信息、平台的整合与共享。

对于供需的问题,上海市民政局副局长蒋蕊表示,智慧养老的发展目前存在“三重三轻”:重技术、轻需求;重产品、轻服务;重概念、轻场景。她说,相关产品应当从满足老年人最直接、最迫切的需求和解决机构管理中的痛点出发,让技术运用和需求满足之间更好衔接,同时应做好持续有效的服务支持。

专家指出,除了贴近老年人需求以外,智慧养老的健康发展还需要在升级产品和服务、形成整体解决方案、促进实体服务融合、培育产业发展环境等方面发力。上海市养老产业协会首席专家殷志刚建议,应将智慧养老产业融入智慧城市、智慧社区建设中,实现数据共享,避免重复建设和浪费资源。

杏彩网页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