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丽雅负责人(右)正在生产车间查看特种绳缆质量。
本报电 近日,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的飞行里程突破1亿公里。在这一国家重大科研工程背后,有“青岛元素”的鼎力支撑——青岛海丽雅集团有限公司为“天问一号”提供着陆伞绳连接技术、研发并提供特种弹性绳索以用于着陆器耐冲击试验。这两项工作都作用于探测器进入火星大气后安全着陆这一最核心环节。从这个角度说,海丽雅可谓火星探测器安全着陆的“守卫者”。
据了解,目前,全球火星探测均需要完成环绕、着陆、巡视三大任务。其中,着陆环节是公开的技术难点。在着陆过程中,探测器从130多公里的高空进入火星大气,时速高达21000公里(每秒5.9公里),要在短短7分钟的时间内,将速度降至零,才能实现安全着陆。这是所有火星探测任务中技术难度最大、失败概率最高的关键时刻,被称为“黑色7分钟”。这7分钟对降落伞绳提出了极高要求。
“在着陆过程中,减速伞打开的一瞬间和探测器着陆的一瞬间对伞绳的冲击力非常大,传统绳索插接方式一旦耐受不住冲击力就会产生断裂,探测器也将无法完成后续任务。”青岛海丽雅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徐连龙说。
据介绍,着陆器进入火星大气层的速度高达18000千米/小时,超高速摩擦将产生上千摄氏度高温,这对降落伞绳提出了极高要求。青岛海丽雅的技术成果,正是要确保探测器着陆阶段的降落伞减速环节万无一失。
为此,海丽雅经过一年半的技术攻关,经过上千次试验,圆满完成了火星探测器着陆计划的地面试验,获取了精确、稳定的试验数据,确保了着陆器耐冲击地面模拟试验的顺利进行,为着陆火星“打好了提前量”。
“天问一号”着陆器降落伞的伞绳,采用的是海丽雅集团的发明专利——绳索插接技术。这种技术的自锁功能可以最大限度提高伞绳强度、减少强力损失,确保着陆器安全。
按照计划,“天问一号”将于明年2月到达火星并开展着陆准备等工作。届时,“青岛造”的特种绳索将接受“实战测试”。
据悉,青岛海丽雅始建于1922年,由生产女士扎头绳起家,如今已发展成为以特种绳缆、应急自救产品研发生产等为主体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曾先后为中国海洋科考船“大洋一号”、“科学”号、“雪龙”号、载人潜水器“蛟龙”号、大型飞船返回舱等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定向研发特种绳缆的企业,海丽雅目前拥有专利1600多项,曾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赵 伟 王雨君)
【广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若您对该稿件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与我们联系,联系方式:hyzixun@126.com,我们将尽快给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