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月 2 日晚间消息,近日科大讯飞发布三款智能录音笔及 TWS 智能耳机,科大讯飞轮值总裁胡郁、科大讯飞副总裁李传刚,及科大讯飞 AI 研究院副院长高建清接受了新浪科技等媒体采访。
胡郁表示,科大讯飞坚持 “To B+To C" 双轮驱动战略,让 AI 应用服务大众。秉承着助力用户高效办公、智慧生活的理念,讯飞消费者业务连续三年保持超过 30% 的高增速。随着讯飞智能硬件产品体系不断完善,C 端营收占比在 2020 年上半年达 37.59%。
智能耳机的定位并不是一个语音入口发布会上,科大讯飞新款录音笔产品搭载了首创离线转写功能。高建清表示,离线转写是今年科大讯飞在录音笔上一个重大突破。其技术难度相比较此前输入法、翻译机上离线语音识别和翻译的应用技术难度更大,“因为输入法或者翻译机离线转写的应用,其实是短语音交互的应用,可能用一两次就结束了,但是录音笔离线转写的应用面临的是一小时甚至几十小时的长时间的转写,它对于算力、功耗、发热等的挑战性是非常大的,我们是做了很长时间的攻关,最终才解决这个问题。”
此外,科大讯飞发布首款智能耳机,入局智能耳机赛道。谈到布局考虑,李传刚表示,推出一个智能耳机,至少需要 9 个月到一年的时间,TWS 智能耳机在一年前就已经立项,进入这个领域不仅仅是看好 TWS 耳机是一个增量型的市场,同时考虑到科大讯飞具有录音转写翻译的基因,耳机与录音笔是同样的技术底座,不同的硬件形态可以实现科大讯飞的强技术基因。
“未来还会继续探索。我们认为智能耳机只是一个不同的硬件形态而已。”李传刚表示,TWS 现在还在探索阶段,后续对产品、市场熟悉之后,未来随着大规模扩展,不排除和其他手机厂商展开战略性合作的可能。
据胡郁透露,其实科大讯飞做的第一款 TWS 耳机,并不是今天发布的智能耳机,大概在两三年前,就曾与中国移动咪咕集团合作过一款莫比斯耳机。
“但是那款耳机坦白讲不是很成功,当时设计的是一个运动耳机,而且当时 TWS 的技术,包括芯片及周边很多东西,都不是很完善。”
但是胡郁认为,如果认为是正确的事情,科大讯飞会坚持下去,不管以前是不是失败过,而是要不停积累经验。
胡郁表示,智能耳机的定位并不是一个语音入口,因为它跟知识内容的记录、传播存储等有关系,所以把它放在录音笔业务线来做。
“我们瞄准的还是讯飞很多产品的共同的客户群,就是高端商务人士,从他们的角度来做这个事情,因为他们对讯飞的很多产品比较容易达成认知或者理解。”
智能硬件该在技术、产品、商业模式三方向探索胡郁透露,公司内部把智能硬件分成两种,工具型和内容型的。从本质上讲,人工智能技术既可以用来做工具性的软件,也可以用来做内容型的软件。“大家对语音交互的入口一直有期待,但是我认为语音交互成为人们主要的交互手段还没有成为主流,还需要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大概还需要 5~10 年时间,当然,这个过程中我们仍然在发展。”
他认为,智能硬件应该是在技术、产品、商业模式三个方向探索和思考,最后做出各种各样的产品,只有不断精益求精、持续迭代的厂商才会在比赛中胜出。
胡郁还提到,因为科大讯飞现在是实体名单上的公司,所以不能像一些厂商一样调用国际上一些厂商的服务,包括多语种和方言等服务必须是讯飞自己做的。
据透露,在录音笔垂直细分的市场,目前每年是几十万台的规模,而科大讯飞未来要做的,是能够发掘一年 300 万台或者上千万台规模的空间,这是团队现在面临的一个挑战。
提到消费市场时,李传刚表示,科大讯飞就是要做细分市场,先把细分市场的需求研究透,把用户体验做到极致。而从公司角度,其发展也是从细分市场着手。“你会发现即使是苹果、华为这么伟大的公司,刚开始都是从一个细分市场着手,这是企业发展一个正常路径。”
李传刚提到销售策略时表示,主要有 4 个渠道:电商,包括京东、天猫;线下渠道,科大讯飞目前有 2500 家店,计划年底达到 5000 家门店;To b 渠道,比如来自学校、媒体、律师机构的集中采购;以及运营商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