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套完善,晒得了谷跳得了舞

时间:2019-08-11 07:18      

  “别看我们这里是农村,小区里也有物业管理哩,服务可不比城里差。”8月6日,射阳县海河镇旭日村集中居住点A11栋102室居民宗成材正在家门口院子里,一边擦着农机具,一边和乘凉的邻居们聊天,大家伙对小区的物业管理一致夸赞。
  村民们齐声夸赞的物业管理办公室就设在集中居住点里,由村里负责管理、运营。“新小区、新房子建起来了,环境不比城里差,小区后续的管理自然也要跟得上。”谈起设置物管的初衷,旭日村村委会主任潘道翔认为,只有健全了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长效管护机制,落实管护主体、人员和经费,不断提高管护水平和标准,才能确保新型社区长效运行。
  安居方能乐业。在开展改善农民群众住房条件工作的过程中,像旭日村一样不断健全农村住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管护机制的点不在少数。一直以来,我市坚持以人为本,以系统思维同步完善配套设施,同步谋划产业发展,特别强化产业支撑,将部署要求结合实际融会贯通化为真招实招,真正把这一民生工程打造成为群众满意的民心工程。
  盐城高新区盐渎街道新型农村示范社区位于该街道农村板块花吉村,125省道北侧,分为新建区和花吉村老村环境提升区,形成“两心、两轴、两带、六组团”的总体结构框架。“新型连体农民别墅,看上去就舒心,还有配套的社区服务站、卫生室、文化活动室、托老所、超市、健身场地,做梦也没有想到,像我们经济收入一般的人家,还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65岁的花吉村村民徐连良看着正在装修的新房激动地说。
  “市里要求,改善农民住房条件,要做适合农村的配套,让农民晒得了谷,跳得了舞。”盐都区住建局局长徐文才介绍,盐都遵循市里确定的“先规划后建设、先配套后盖房、先地下后地上”原则,推进“十有”标准建设,把绿化亮化、污处设备、文体场所、公交站点、服务中心等“十个方面”作为最基础的设施配套到位,并突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将养老设施作为公建配套,纳入规划设计审批中。
  改善农民住房条件工作面广量大,农民们有不同需求。对此,各县(市、区)基本都做到以民意为先,不强制农民上楼。县镇村三级联动,加强分类引导,切实摸清摸准群众意愿,做细做实群众工作,采取“因户施策、一户一法”的方式,合理安排群众安置,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保障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维护农民权益,给村民们提供更多的选择机会。
  6日傍晚,建湖县恒济镇建河村村民蔡金銮一家人刚吃过晚饭,正在小区里散步纳凉,不远处的广场上已有不少村民在跳广场舞,热闹极了。“我们家四代人住在一起,家中还有3位80多岁的长辈,置换的是面积最大的一种户型,将近200平方米呢。”老蔡说,搬来新家两个多月,全家人对新房子的位置、环境、质量都赞不绝口。“小区细节设置很到位,这道路都是水泥路而不是柏油路,秋天我们在家门口就能晒粮食了。”
  今年初,66个第三批省级特色田园乡村建设试点村庄名单公布,建河村成功入选。“村民集中居住地附近,有公园、广场、党群服务中心,还有全民创业中心和电商中心。”在建河村党总支书记俞进雷看来,改善农民群众住房条件最大程度上和村民们的需求挂钩,既要改善他们的居住环境,也要方便就业,提高生活质量。他说,建河集中居住点就选择建在村里的几家企业附近。
  与建河集中居住点一样,滨海县东坎街道惠农新村集中居住点也是围绕民营创业园、医药产业园两个园区来建设的。在加快农民集中居住点建设的同时,县里专门建设了幼儿园、小学,孩子们可以就近入托、入学。射阳县特庸镇王村新型农村社区停车场、菜地、晒场、机库等设施一应俱全,小区东边规划建设了村文化中心、卫生室、活动室,南边还新规划了果园和创业园区。
  新型农村社区是为了提高村民们的居住质量,安全、质量是第一道关口。监理公司对施工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进行监督,不通过验收合格,坚决不允许进入下一道施工工序。除了现场监理,村民们也主动参与到工程管理中来,选出群众代表参与监督。今年67岁的响水县南河镇薛荡村村民吴加荣是村里的老党员,村里的集中居住小区开工后,他和另外11名老党员自发成立工程质量巡查小组,三天两头在工地上转。吴老感慨,新社区的房子质量真不错!
  集中居住不仅提升了群众的生活质量,也为他们带来了家门口创业的机会。“家里以前的老房子都有倒塌风险了,早就想换新房,村里建集中居住点,我们全家都举双手赞成。”盛夏时节,响水县老舍中心社区恩覃村集中居住点里花红柳绿,蝉声阵阵。第一排东首第一家的村民王明是第一个和村里签协议,第一户搬家、拿钥匙、入住新房,搬进新家后他继续干着老本行——开超市,超市开了半年多,他说生意比以前还要好。
  “去年底,镇里开通了镇村公交,更加方便家门口就业的村民上下班。”在响水县大有镇,镇里规划新型社区选址时,不仅考虑生态宜居,还充分考虑到产业的发展,围绕镇里的主导产业流转土地,方便村民们就近就业。大有镇镇长胡永顺介绍,镇上在布局集中居住点时,与现代农业园区、全民创业园区通盘考虑、整体推进。
  市委七届八次全会提出,要系统谋划好集中居住后群众的生产生活、劳动就业、公共服务等问题,确保搬得出、留得住、能致富。当前,我市上下推进农民群众住房条件改善,不仅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重要举措,还可以倒逼农业转型发展、创新发展、绿色发展,让公共资源配置更加均等化,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让全面小康质量更高。

(责编:李枫、袁勃)

杏彩网页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