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有着近8亿农民的农业大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选择。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关乎亿万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乡村振兴,生活富裕是根本。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不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农民福祉,让亿万农民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汇聚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磅礴力量。 2018年至2022年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总体要求是既要在农村实现全面小康,又要为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开好局、起好步、打好基础,到2025年,农业农村现代化取得重要进展。 信息化、数字化是现代化的标志,如何助力农业农村的信息化、数字化基础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反观在互联网时代,打着助力乡村信息化、数字化建设旗号,喧嚣一时的x宝下乡运动,其结果,只不过是“针对补贴返利”的一个幌子。没有起到助力农业农村信息化、数字化建设的作用。更何况在没有真实可信的互联网年代,让农民欲哭无泪的,是还要面对以虚拟IP为地址的互联网平台上出现的,真假难辨的农资产品,和大量农业物质资料,如种子、化肥等,被假货占领的混乱现状。 由全球二维码扫一扫、统一发码组合专利技术发明人徐蔚建构的码链数字经济体系,可谓是最能助力农业农村信息化基础建设的新模型。 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是利用网络和信息技术作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和转型的重要手段,是新时代农业科技的新要求和中国创新驱动发展的新实践。而当前,我国的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尚处在探索阶段。 长期以来,影响乡村经济发展和农业产业收入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农产品从生产到销售的网络建设不够完善。如何让广大农民在信息化上有更多获得感,是信息化建设的任务之一。 如何把信息服务与乡村振兴结合起来,解决目前存在的关键核心技术装备研发薄弱、缺乏成熟的数字服务产品和解决方案,研发创新体系不健全等短板?如何为农民提供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数字技术和服务?如何让数字经济的触角,跨越东西南北,连通深山沟壑,融入农村农业农民的众多场景,帮助农民把农产品卖出去,让农民分享收益? 笔者认为,推广使用码链数字经济体系一体四商融合的“产业码”,是乡村信息化建设的出路。 千百年来,农业产品的总供给与总需求之间的平衡从来都是难以预料的。以往只能靠天吃饭,即使农产品获得丰收,但结果有可能是价格暴跌。当下所谓的互联网直播带货网红、电商平台,每到收获季节,就出来唱“几出戏”,一番热闹后,却拿走了农民农产品销售收益的七八成利润。 而基于码链理论的一体四商“产业码”平台,是基于二维码扫一扫码链专利技术、地理位置溯源、数字人的点对点行为模式的分布式去中心化网络,是码链数字经济生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运用“产业码”以及5G北斗物联网行业,结合物格价值链电子商务平台,可以解决农业从生产、仓储、物流,到门店、售后的一系列痛点。 “产业码”把农产品的从田头到餐桌的全过程管理,整合到一个生态体系里来,使得农产品的“收成”可以量化到每一亩土地里去,不仅使得“农产品”可以提前被预订,还使得“数字化收成的土地”也有了金融交易的属性(农村土地的物格数字土地化),构成了“第一产业的物格数字地球”。 徐蔚的数字经济研究成果——“物格数字地球”,不仅提供了包括利用“地理位置接入服务”+“扫码链接专利技术”解决农产品的溯源追踪全流程的解决方案;更关键的是还提供了可以基于“地理位置信息的天然属性”,在物格数字地球上自然呈现,从而为“地标性农产品”,打造安全可靠的物流通道和信息通道的方案。通过“码链”技术生成的特殊的二维码,将线下零售的“扫一扫支付”变现成流量,直接引入线上平台,降低流量获取成本,由此打造一个线上线下水乳交融的新生态商业平台。与普通020或电商平台不同,新生态商业平台不仅让消费者从线上可以找到入驻商户的门店。消费者每一次通过扫一扫支付后都会在新生态商业平台留下大量数据,通过后台,商家可以进行有效促销、维护消费者关系,甚至利用现有客流,实现数字式无盲区叠加式推广。特别是当前,在电商的强烈冲击下,农产品的线下销售,市场份额大幅缩水。对于线下零售的农产品而言,人流减少、电商冲击价格体系、成本上涨等痛点只是经营困局的表象,更深层的是缺乏对消费者的触达,以及全数字化运营的能力。新生态商业平台恰恰提供了这套免费的系统,可通过贴码的叠加式推广,触及新消费者。 通过二维码扫一扫,统一发码与物联网技术,可以让“产业码”贯穿于整个农业生态链。在农业生产、农产品制作时,全自动的记录农产品生产环境数据和生产过程数据;在农产品运输时,全自动记录运输数据,销售时再通过物格价值链平台,采集产品消费者消费行为数据,为产业发展采集丰富的数据。此外,“产业码”还可以成为维护追踪溯源数据隐私和安全所需的基础架构,为保存数据的稳定有效性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在数据共享方面,“产业码”全过程采集的数据,可有条件地共享给生态农业整个供应链上的用户,与消费者共享生产、运输数据,追溯产品的来龙去脉。与生产者共享用户消费行为数据,指导农业生产者调整生产方向,提高生产效益。 “产业码”以二维码作为信息数据的载体,用手机取代电脑,用光电扫描取代鼠标,用图形取代网址,是一场物联网取代互联网的革命。其核心是以码链思想理论体系为支撑,以码链接入协议技术作为底层基础拓展升级,在光取代电的时代来重构新世界。码链接入协议作为物联网的底层基础接入协议,是对基于IP管理的互联网的一次升级换代,未来全面向下兼容,可取代整个互联网。 当前,我国扫一扫用户已超过10亿,且基本实现了智能手机的全民普及,以手机取代电脑作为信息读取设备可以为农民提供更加便捷的线下应用场景。二维码相当于传统互联网的.com入口,而“产业码”则相当于各个乡村或农户的网站,展示自己的产品和服务,农民可以通过扫一扫接入整个产业生态链中,再通过扁平化的物流体系、公平的价值分配以及透明商品交易机制,最大限度地规避传统交易中产生猫腻的可能。 “产业码”是由码链数字生态体系中所延伸而出的。该体系由点、线、面、体、系构成,所谓“点”就是二维码扫一扫,而“线”就是价值链,“面”就是产业码。产业码通过二维码扫一扫将生产商、消费商、交易商、服务商等四商融合为一体,从而将生产环节的剩余价值逐步转化为流通环节的剩余价值。 推广使用“产业码”,可实现利益再分配。四商融合一体,可以进行产业链条中的利益再分配。这个由产业码建构的新生态平台,从种植甚至种植前端开始,从土地、种子、化肥的采购开始,到最后到消费者餐桌,整个都可以纳入产业码数据库中进行分析。 通过贴码落地,码链一体四商生态体系的推广,按照物格匹配收益,就使得农业土地数字化,数字土地资产化,数字资产流通化的渐进路径逐渐清晰。这样就可以扫码链接,内生循环,完成从土地到餐桌的全产业全生态的生命周期。这是解决农业信息化的关键之举。 通过贴码落地,农业生产的价值将进一步得到释放。只要坚守以民为本、以农为本的经营理念,稳扎稳打逐步发展,就可以建立起一个稳定的农业生态系统,以此切入到现代农业领域广阔的市场中,就可以在中国现代农业体系建设的过程中添砖加瓦,奉献自己的力量,从而收获属于自己的一分耕耘收获。 通过贴码落地,无疑将加速农村农业信息化的发展进程,整体带动和提升我国的农业现代化。利用码链模型对农业进行全方位、全角度、全链条的改造,将极大地推动农村物联网大数据、电子商务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必将加快农业的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