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党百年特稿】减贫奇迹铸丰碑

时间:2021-07-02 01:00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前夕,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树立了人类减贫史上的丰碑。

  脱贫映照共产党人的初心

  追溯中国扶贫历程,会发现一组看似“矛盾”的数据:1994年,全国贫困人口8000万,经过16年的扶贫之后,到2011年,全国剩余贫困人口居然增长到1.22亿。

  是中国扶贫不力,以致贫困人口越扶越多吗?不是。恰恰相反,贫困人口数据之变,正是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幸福初心的体现。

  中国第一次制定扶贫标准是1986年,贫困线划在206元,对应的贫困人口数量为1.25亿,扶贫工作主要解决的是温饱问题。到上世纪90年代初,在农村贫困问题大大缓解的同时,贫困问题由普遍性分布呈现分层、分块、分化等新特征,区域间发展不均衡问题凸显。中共中央提出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继续推进大规模扶贫开发国家行动。1994年,国务院印发《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1994-2000年)》,按照当时年人均纯收入500元的贫困线标准,全国农村贫困人口为8000万。

  经过大规模的扶贫开发,这8000万贫困人口有没有消减呢?答案是肯定的。

  2001年中国制定新世纪第一个十年农村扶贫开发纲要时,将扶贫标准提高到865元,对应的贫困人口数量为9422.8万。进入21世纪,中共中央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对扶贫工作重点与瞄准对象作出重大调整,把中西部地区作为扶贫工作重点区域,在592个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的基础上,选定15万个贫困村作为扶贫对象,实施参与式“整村推进”扶贫。中央取消农业税,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一系列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农民负担重的状况得到根本性改变。按照当时的扶贫标准,到2010年底,中国农村贫困人口减少到2688万人,贫困发生率降为2.8%。

  那么,中国贫困人口为何又“增长”到了1.22亿呢?

  原来,中国再次大幅提高了扶贫标准。

  2011年制定新世纪第二个十年农村扶贫开发纲要时,将扶贫标准提高到2300元,对应的贫困人口数量为1.22亿。这标志着,中国扶贫开发从以解决温饱为主要任务的阶段,转入巩固温饱成果、加快脱贫致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发展能力、缩小发展差距的新阶段。

  事实上,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初起一直在为消除贫困不懈努力。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就团结带领广大农民“打土豪、分田地”,帮助穷苦人翻身得解放。新中国成立后,面对一穷二白、百废待兴的困难局面,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发奋图强、重整山河。土地改革废除了延续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除了造成农民贫困的主要制度因素。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为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提供了最基本制度保证。建立以集体经济为基础、以“五保”制度和特困群体救济为主体的农村初级社会保障体系,使占世界近四分之一人口的中国人民特别是农民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初步满足。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改革开放初期,面对中国农村贫困人口基数大、贫困发生率高的严峻形势,党中央提出到20世纪末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的目标,实施一系列农业农村重大改革,从国家层面开展大规模、有计划、有组织的扶贫开发。国家成立专门扶贫机构,确定了扶贫标准、重点片区和贫困县,启动实施“三西”农业建设。一系列重大举措,解放了农村生产力,释放了农村活力,推动了农村经济发展,促进了农民收入增加和观念更新。

  中国人实现整体脱贫

  2014年,我国组织80多万人,进村入户开展贫困精准识别。通过一年的努力,全国共识别贫困村12.8万个、贫困户2948万个、贫困人口8962万。之后,经过建档立卡“回头看”,补录贫困人口,剔除识别不准人口,最终确定全国贫困人口为9899万。

  精准识别为的是精准施策。

  党的十八大召开之际,中国贫困形势依然严峻,面对的都是贫中之贫、坚中之坚。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将脱贫攻坚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明确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的目标任务,汇聚全党全国全社会之力打响脱贫攻坚战。

  在脱贫攻坚实践中,中央创造性地提出并实施精准扶贫方略,做到扶持对象、项目安排、资金使用、措施到户、因村派人、脱贫成效“六个精准”,实施发展生产、易地搬迁、生态补偿、发展教育、社会保障兜底“五个一批”,解决好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如何稳“五个问题”,增强了脱贫攻坚的目标针对性,提升了脱贫攻坚的整体效能。脱贫攻坚实行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脱贫攻坚管理体制和片为重点、工作到村、扶贫到户的工作机制,构建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工作体系。各级党委充分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实行脱贫攻坚一把手负责制,中西部22个省份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向中央签署责任书、立下军令状,省市县乡村五级书记一起抓。脱贫攻坚期内,贫困县党委政府正职保持稳定。截至2020年底,全国累计选派25.5万个驻村工作队、300多万名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同近200万名乡镇干部和数百万名村干部一道奋战在扶贫一线。

  8年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亲自督战,出席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7次主持召开中央扶贫工作座谈会,50多次调研扶贫工作,连续5年审定脱贫攻坚成效考核结果,连续7年在全国扶贫日期间出席重要活动或作出重要指示,连续7年在新年贺词中强调脱贫攻坚,每年在全国两会期间下团组同代表委员共商脱贫攻坚大计,多次回信勉励基层干部群众投身减贫事业。习近平总书记走遍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考察了20多个贫困村,深入贫困家庭访贫问苦,倾听贫困群众意见建议,了解扶贫脱贫需求,极大鼓舞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

  8年来,党和人民披荆斩棘、栉风沐雨,发扬钉钉子精神,敢于啃硬骨头,攻克了一个又一个贫中之贫、坚中之坚,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清零,脱贫攻坚取得了全面胜利!

  为人类减贫贡献中国经验

  消除贫困是全球性难题。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成功消灭绝对贫困,为世界各国、为全人类减贫探索了新的路径。

  那么,人类减贫之路该怎么走?中国减贫经验是什么?

  一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100年来,不管国际国内形势如何变化,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始终坚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以坚定不移的信念和意志,团结带领人民与贫困作斗争。在脱贫攻坚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广大党员、干部以热血赴使命、以行动践诺言,用自己的辛劳换来贫困群众的幸福。脱贫攻坚以来,1800多名党员、干部为减贫事业献出了宝贵生命,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为人民牺牲一切的誓言。

  二是把减贫摆在治国理政突出位置。

  贫困地区发展条件差,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弱,消除贫困仅仅依靠个体、区域、民间等力量远远不够,必须作为执政党和国家的责任,上升为国家意志、国家战略、国家行动。中国共产党始终把消除贫困作为定国安邦的重要任务,制定实施一个时期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提出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建议,都把减贫作为重要内容,从国家层面部署,运用国家力量推进。建立脱贫攻坚责任体系、政策体系、组织体系、投入体系、动员体系、监督体系、考核评估体系等制度体系,为脱贫攻坚顺利推进提供了有力支撑。发挥政府投入的主体和主导作用,宁肯少上几个大项目,也要优先保障脱贫攻坚资金投入。8年来,中央、省、市县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累计投入近1.6万亿元,其中中央财政累计投入6601亿元。打响脱贫攻坚战以来,土地增减挂指标跨省域调剂和省域内流转资金4400多亿元,扶贫小额信贷累计发放7100多亿元,扶贫再贷款累计发放6688亿元,金融精准扶贫贷款发放9.2万亿元,东部9省市共向扶贫协作地区投入财政援助和社会帮扶资金1005多亿元,东部地区企业赴扶贫协作地区累计投资1万多亿元。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强化扶贫资金监管,确保把钱用到刀刃上。真金白银的投入,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强大资金保障。

  三是用发展的办法消除贫困。

  贫困问题说到底是发展问题。中国作为拥有14亿人口、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发展是解决包括贫困问题在内的所有问题的关键。中国共产党始终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集中精力搞建设、谋发展,通过发展解决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从新中国成立后进行土地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到改革开放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面免除农业税,再到党的十八大以来实行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和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中国共产党不断消除导致贫困的制度性、结构性因素,不断促进农村发展、农民增收。积极顺应全球化潮流,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对外贸易持续快速增长,为广大农村劳动力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拓宽了增收渠道。

  四是立足实际推进减贫进程。

  贫困问题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致贫原因也呈现差异性和多元性。中国立足本国国情,根据不同发展阶段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根据贫困人口规模、分布、结构等的变化,科学制定减贫标准、目标、方略,不断创新减贫理念、方法、手段。新中国成立后,主要是通过社会制度变革和大规模社会主义建设减缓贫困。改革开放以来,主要是通过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增长带动减贫。进入新时代,在继续坚持开发式扶贫的同时,实施精准扶贫方略,扶贫路径由“大水漫灌”转为“精准滴灌”,资源使用方式由多头分散转为统筹集中,扶贫模式由偏重“输血”转为注重“造血”,考评体系由侧重考核地区生产总值转为主要考核脱贫成效。

  五是发挥贫困群众主体作用。

  贫困群众是脱贫致富的主体。扶贫减贫既要借助外力,更要激发内力,才能形成合力。中国充分尊重、积极发挥贫困群众主体作用,激发培育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增强参与发展、共享发展、自主发展的能力,使贫困群众不仅成为减贫的受益者,也成为发展的贡献者。改进扶贫方式,建立正向激励、比学赶超的有效机制,更多采用生产奖补、劳务补助、以工代赈等方式,激励贫困群众依靠劳动创造幸福。

  六是汇聚各方力量形成强大合力。

  扶贫减贫是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调动各方积极参与。中国共产党依托严密组织体系和高效运行机制,广泛有效动员和凝聚各方力量,构建政府、社会、市场协同推进,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互为补充的大扶贫格局,形成跨地区、跨部门、跨单位、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多元主体的社会扶贫体系。加强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实现优势互补,缩小区域差距。积极开展定点扶贫,组织各级党政机关、人民团体、国有企事业单位和军队帮扶贫困县或贫困村。广泛动员民营企业参与扶贫开发,广泛动员社会组织、公民个人积极参与脱贫攻坚,开展扶贫公益活动……

  10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伟哉,中国的减贫奇迹!

  壮哉,中国脱贫全胜的丰碑!(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黄俊毅)

  原标题:【建党百年特稿】减贫奇迹铸丰碑

杏彩网页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