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对口支援纪行(二十二)小蘑菇撑起“扶贫伞” 天津助甘肃建

时间:2020-11-01 06:23      

内容提要:今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海河传媒中心日前启动赴对口帮扶地采访报道活动。多路记者分赴河北、甘肃、青海、西藏深入采访,旨在更好地宣传全市上下众志成城、合力攻坚,在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决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奋斗历程,以及所取得的丰硕成果。


今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海河传媒中心日前启动赴对口帮扶地采访报道活动。多路记者分赴河北、甘肃、青海、西藏深入采访,旨在更好地宣传全市上下众志成城、合力攻坚,在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决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奋斗历程,以及所取得的丰硕成果。

种粮为生的山庄乡尚湾村贫困户王小平,祖祖辈辈守着自家3亩地,种些玉米、洋芋等当地最普遍的耐旱作物,收获如何全靠老天“赏饭吃”。土里刨食的他辛苦劳作一年,收入不足1万元。四年前,妻子突发脑梗,每年至少六七万元的治疗费让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因病致贫。今年3月,这位52岁的“顶梁柱”终于盼来了希望——天津市北辰区为甘肃省华池县精准扶贫而建的津华香菇科技扶贫产业示范园,在他家门口开了张。他知道,改变命运的机会来了,只要勤劳肯干,小小蘑菇就能为家人撑起大大的扶贫伞。

天津援建的香菇种植基地

秋高气爽,微风和煦。刚走进津华香菇科技扶贫产业示范园的蘑菇大棚,王小平就迎了上来,“快看看我们的香菇长得多好,旁边的大棚里还有滑子菇、羊肚菌、巨型灵芝呢”。在保持恒温的大棚里,一根根食用菌培育菌棒整齐地码放在架子上,很多已经撑开“伞盖”的蘑菇争先恐后地钻出菌棒,仿佛在为辛勤劳动的村民撑起致富伞。别看现在对蘑菇种类如数家珍,五个月前的他还是一筹莫展,“是精准扶贫救了我们一家人,还让我掌握了种蘑菇的技能。”王小平兴奋地告诉记者,现在他在示范园务工,每天能挣120元至130元,一个月就能为全家增加3600多元,在不耽误家里农活的情况下,还能就近照顾妻子,全家年收入能达到3万元。

蘑菇大棚里,菌棒整齐地排放在架子上

精准扶贫,产业先行。如此优质的项目缘何落户尚湾村?示范园暨津华绿缘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李峰介绍:“2019年11月的津企陇上行活动,来华池县考察的天津市齐心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一下看中蘑菇产业,与县政府共同投资兴建了示范园,北辰区也提供700万元的扶持资金。现在已建成90座香菇种植大棚、包装车间等,并对接上三个省市的销售基地,目前已带动山庄乡4个行政村234户贫困户。”

大棚里,各类蘑菇长势喜人

大棚里,各类蘑菇长势喜人

见到山庄乡党委书记王鹏时,他正在和北辰区为园区蘑菇销售而请来的网络主播一起推介直播。他告诉记者,为让农户脱贫后还能持续不断地致富,村里还将建设采摘园、特色饭店、蘑菇深加工等,打造可循环的全产业模式。记者离开示范园时,直播还在继续。平时不爱热闹的王小平也被吸引了过去。他说,要在北辰区的帮扶下多学技能,多挣点钱,全家人的日子要越过越红火。

杏彩网页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