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寿君:以核电产业促进装备制造高质量发展

时间:2019-06-21 02:16      

王寿君常委:以核电产业促进装备制造高质量发展

以核电产业促进装备制造高质量发展

——王寿君常委的发言

当前我国装备制造行业处于深刻变革期,风险挑战明显增多,行业形势严峻、发展任务艰巨。一是外部环境复杂多变。部分“卡脖子”的关键核心技术还掌握在别人手中,部分基础零部件、关键材料和关键研制装备存在受制于人的风险。二是装备制造行业结构性问题突出。低端产能过剩和高端产能不足并存,人工成本高和劳动生产率低并存,市场竞争异常激烈。

经过30多年的努力,我国核电产业从无到有,再到批量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核电项目投资大、建设周期长、技术含量高、涉及产业多,对带动装备制造业走向高端意义重大。

首先,依托核电项目,大力发展核电装备制造业,实现技术和装备国产化、自主化,对于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培育和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转变工业发展方式具有重大意义。核电装备制造业是典型的技术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行业,汇集了大量前沿技术,代表了一个国家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制造业水平。核级设备要求高、难度大,对提高材料、冶金、化工、机械、电子、仪器制造等几十个行业的工艺、材料和加工水平具有重要的拉动作用。通过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大力推进自主创新,我国核电关键设备和材料的自主化、国产化取得了重大突破,发展壮大了一批为核电配套的装备和零部件生产企业,并掌握了关键设备设计、制造的核心技术。国内核电装备制造业产品供应链已全面覆盖国内建设的各类核电堆型,核电装备制造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目前,我国在运核电发电量占总发电量的4?2%,远低于10?3%的世界平均水平,仍有很大发展空间。今年我国核电项目重启,初步测算国内未来2年核电装备制造市场年均可达480亿元以上。

其次,核电“走出去”已成为国家战略,核电出口有利于我国优化出口贸易结构,推动国内高端装备制造产能释放。核电作为我国高端装备中具备国际竞争优势的领域,已成为中国制造业出口的代表之一。近年来,习近平主席和李克强总理在出访时,多次将核电作为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名片向世界推介。以出口我国自主知识产权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为例,设备设计、制造、建安施工、技术支持均由国内提供,单台机组需要8万余台套设备,国内可有200余家企业参与制造和建设,创造约15万个就业机会,直接投资约300亿元,相当于30万辆小汽车出口价值。如果再加上数十年的核燃料供应、相关后续服务,单台机组全寿期可带动1000亿元产值。从国际核电市场需求看,有70余个国家已经或正在计划发展核电,其中“一带一路”上的国家有41个。如果我国能够在2030年前获得“一带一路”沿线20%的市场份额,即约30台海外市场机组,将直接产生近一万亿的产值,创造500万个就业机会,全寿期将产生约3万亿产值。

当前,我国装备制造业出现了部分产能过剩现象。如果国内外核电项目陆续开工建设,不但可以解决现有的产能过剩问题,还能进一步扩大新的产能需求。我们应该充分发挥核电产业的拉动作用,特别是其对高端装备及尖端技术的牵引作用,提升我国装备制造业的整体能力、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为此,建议:

一是大力推动核电装备关键技术研发。尽管我国三代核电项目设备国产化率可达到85%以上,但还有一些特殊零部件、仪器仪表、专用工具、特殊原材料需要进口。因此,请国家在关键技术研发和关键零部件研制上给予政策和资金上的大力支持,由核电业主、设计院、装备制造企业协同攻关,实现关键设备的国产化替代,做到自主可控。

二是充分开发国内国外核电市场。资源配置要求高、产业链协同要求高,是核能行业的基本特点。在国内,发展核电要避免大起大落,应持续发展壮大核电装机容量。在国外,要抓住“一带一路”机遇,充分发挥技术、成本、产业链综合优势,以核电为龙头,全产业链走出去,带动国内装备制造业发展。

发言人系中国核学会理事长、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原董事长

(责编:宋子节、王欲然)

杏彩网页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