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切实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国家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到2022年全国建成10亿亩高标准农田,以此稳定保障1万亿斤以上粮食产能。
“所谓高标准农田,是指土地平整、集中连片、设施完善、农电配套、土壤肥沃、生态良好、抗灾能力强、粮食高产高效的农田。”中国工程院院士、扬州大学教授张洪程介绍说,近年来,我国加快规划高标准农田建设,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生产能力是粮食安全的保障
“保障粮食安全,关键是要保障粮食生产能力,确保需要的时候能够产得出、供得上。”农业农村部副部长余欣荣说,“建设高标准农田不仅能够新增粮食产能,而且能够提升农田抗灾能力。”
记者了解到,按照《意见》中提出的发展目标,经测算,到2022年全国可建成高标准农田10亿亩,以此可以稳定保障粮食产能在1万亿斤以上,约占我国粮食总产量的80%,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方面将起到基础支撑作用。
建成以后,项目区的耕地质量预计提升1到2个等级,粮食产能平均提高10%到20%,年亩均粮食产量提高400到500斤。在发生严重气象灾害的年份,项目区粮食产能稳定性水平也将明显高于非项目区。
专家认为,农业发展的方向是“高产、优质、局效、生态、安全”,农业技术创新的方向是“轻简化、机械化、精准化、信息化、智能化”。因此,国家全面布局高标准农田建设,是农业生产走向绿色化、智能化、精准化的方向,也从根本上确保我国粮食安全的有效举措。
高标准农田建设存在瓶颈
“我国是幅员辽阔的农业大国,以稻谷、小麦、玉米为主的粮食作物播种面积超过1.12亿公顷。从近年来各地实践看,尽管高标准农田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仍存在一些瓶颈问题。”扬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授张瑞宏告诉记者,“高标准农田建设是一个科学系统工程。目前,由于长期存在农田碎片化,机械化作业效率低、生产成本高、作业质量不能保证、耕地质量退化和污染等问题,致使我国农业种植业经济效益偏低。”
有的地方为了提高粮食产量,大量消耗地下水、过度使用农药化肥、侵占湿地和湖泊,致使农业生产系统整体功能下降。另外,长期以来的小农场粮食生产经营模式,以及田间管理缺乏标准和缺乏每个种植工序的考核方法的作坊式种植等问题,也使优质品种水稻难以规模化发展,种出来的稻麦没有达到应有的产量,品质也不一。
此外,高标准农田后期管护,也是一个突出的问题。因为缺乏相应配套的考核机制和资金,造成项目实施中一些农田水利工程损坏严重,农田道路也因当时设计施工标准低等原因,出现翻浆等现象,严重影响农业生产。
传统生产经验和方式亟待突破
“要提高我国粮食供给的质量和效率,不能再仅凭传统的生产经验和方式,而应该吸收发达国家的先进理念、先进技术,从中国国情出发,进行反思和调整,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发展资源和环境友好型农业,保持生产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平衡。”张洪程说,要从过去单纯追求粮食产出率,转变为强调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绿色发展水平的协同提高。
扬州大学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陆建飞指出,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后管护,对农田水利及农村道路等设施进行及时修缮,确保其功能的发挥,是高标准农田长久发挥效益的重要保障。目前,小型家庭农场的分散经营模式,导致高标准农田基础设施管护工作难以落实到位,农户不愿意也不具备管护基础设施的条件和能力。
张瑞宏提出,随着人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对于稻麦生产来说,不仅仅要高产,同样要讲品质。但是,依靠原来传统分散的种植模式,不可能保障稻麦高产优质。必须改变目前碎片化的生产现状,按照增产增效并重、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融合、生产生态协调的原则,从管理制度、栽培工艺、机具智能化方面三管齐下,组合成一个完整的农业智慧节本种植产业体系,以形成一个既智能又高效的农业生产新模式。
专家建议,各级政府应加快出台相应配套政策,重点支持作物栽培工程技术领域的新成果、新模式的推广与应用,让广大农民从繁重的劳动中真正解放出来,让智能化精准农业成为一个有较大经济效益的产业。(记者 过国忠 通讯员 虞璐)
(责编:刘璐(实习生)、王欲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