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09年至今,中国驻英国大使刘晓明已经在任上度过了近10个年头,这不仅是他驻外时间最长的一次,也创造了目前中国驻英使节任期最长的记录。期间,他亲自接待2015年习近平主席对英国的“超级国事访问”,亲历中英关系迈入“黄金时代”,见证了中英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向纵深发展。今年是中英建立代办级外交关系65周年。近日,刘晓明大使接受人民网专访,讲述他眼中的中英关系和新中国外交70年。
采访全文如下:
人民网:您何时加入外交队伍?常驻过哪些国家?何时来英国工作?
刘晓明: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我从事外交工作第46个年头。我外交生涯中有一大半是在国外度过的,可以说亲眼见证、亲身经历了中国与世界关系的历史性变化。
我1974年进入外交部,一年后被派往中国驻赞比亚使馆工作,最令我自豪的就是参与了中国援建坦赞铁路有关工作,特别是参加了交接仪式。我从赞比亚回国后,长期从事对美工作,曾两次在中国驻美国使馆工作,见证了中美关系在起伏中不断向前发展的历程。2001年我出任中国驻埃及大使,这也是我首次出任驻外大使,为发展中埃两个文明古国之间的友好关系作出积极努力;2006年我出使朝鲜,为巩固和深化中朝传统友谊贡献力量;2009年至今,我担任中国驻英国大使,这不仅是我外交生涯中驻外最长的一次,也使我成为任期最长的中国驻英使节。
人民网:担任驻英大使期间,中英关系经历了怎样的变化?您个人为推动双边关系做了哪些努力?
刘晓明:我在英国常驻9年多来,与中英两国各界人士一道,积极推进两国各领域交流合作。我高兴地看到,9年多来,中英关系不断呈现新气象、取得新成果,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政治定位迈上新高度。2015年习近平主席对英进行超级国事访问,开启了中英关系“黄金时代”。双方通过总理年度会晤、经济财金对话、战略对话和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等高层交往机制,加强中英关系的顶层设计和战略谋划,增进双方的战略沟通和政治互信。
二是经贸合作拓展新广度。中英经贸合作不断扩展。10年前,两国货物贸易额不到400亿美元,2018年已超过800亿美元,翻了一番,中国成为英国在欧洲以外第二大贸易伙伴。10年前,中国对英国累计直接投资约10亿美元,截至2018年底则达220亿美元 ,增长了22倍;过去5年中国对英投资数量,超过此前30年对英投资总量;英国已成为中国在欧盟最大投资目的地。中国在英投资的欣克利角C核电、皇家阿尔伯特码头等旗舰项目稳步推进;双方金融合作成果丰硕,成为中英合作最具活力、最具潜力的领域;两国“一带一路”合作方兴未艾,英国财政大臣两次作为英国首相特使或特别代表参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双方在第三方市场等领域合作也富有成效。
三是人文交流呈现新热度。英国“中国热”与“汉语热”不断升温。英国是吸引中国留学生最多、开办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最多、开展校际合作最广泛的欧洲国家,去年全英有近20万人在孔子学院或孔子课堂学习。中国成为访英游客重要来源国,两国每周客运航班达到168班,年度人员往来近200万人次。每年特拉法加广场中国春节庆典吸引超过70多万民众,成为亚洲之外最大的春节庆典活动。
四是国际协作增进新密度。中英在反对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支持自由贸易和多边主义方面共识更加突出,在联合国、G20等国际组织框架下的沟通协调不断深化。两国在应对气候变化、保护生物多样性以及伊朗核、朝核等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上也保持着密切沟通。
我将继续与两国各界人士共同努力,推动中英关系不断迈上新台阶,成为新型国际关系和东西方大国交往的典范。
刘晓明大使接受人民网专访(人民网 王一三摄)
人民网:您在担任驻外大使期间,有哪些印象深刻的事件?请列举1-2个具体事例,您从中有哪些所思所感?
刘晓明:我任驻外大使期间,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荣幸地作为驻英大使接待习近平主席于2015年对英国进行国事访问。习主席这次对英“超级国事访问”,开启中英全面战略伙伴关系黄金时代,具有历史性、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在中英关系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为中西交流互鉴谱写了新篇章。
英方高度重视习近平主席此访,给予超高规格礼遇。此访期间,年近九旬高龄的伊丽莎白二世女王为习近平主席举行隆重欢迎仪式,两次设宴款待习近平主席夫妇,王室三代众多成员参加接待,查尔斯王储夫妇为习近平主席此访特地调整日程,约克公爵安德鲁王子六次陪同习近平主席活动,成为与习近平主席会面最多的王室成员;卡梅伦首相在正式活动后,邀请习近平主席夫妇赴乡间别墅做客,并亲自陪同访问曼彻斯特,同习近平主席进行长时间深入交谈。伦敦塔桥和格林公园根据英国王室最高礼仪共鸣放103响礼炮。国际舆论高度关注习近平主席此访,进行了许多重量级报道,积极评价此访是英多年来最重要来访,向世人展示了中英关系的重要性,为中英关系开辟了广阔前景。
这次访问对于中英关系发展有三重“超级影响”:
一是确立中英关系更高定位。双方宣布构建面向21世纪全球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打造中英关系“黄金时代”,为新时期中英关系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确保中英关系在更高水平上持久稳定,坚持中英合作在更广领域开放包容,实现中英关系在更大范围互利共赢。中英要以合作共赢的方式处理好彼此关系,以开放包容的心态看待对方,相互尊重主权、独立、领土完整,相互尊重各自选择的发展道路,平等相待,相互理解。两国《联合宣言》指出,中英视对方发展为双边合作的重大机遇。双方将扩大双边贸易投资,相互支持经济竞争力和创新,在未来十年造福两国人民。这为双方中长期全方位合作指明了新方向,绘就了美好蓝图。
二是赋予中英合作更多内涵。两国领导人达成一系列重要合作共识和成果,为两国全面合作开辟了新疆域、注入新动力。双方同意全方位推动中英关系深入发展。更加紧密对接两国发展战略,发挥“一加一大于二”的辐射效应。双方同意提升两国贸易水平,力争早日实现双边贸易额1000亿美元的目标。双方确认,中英法将合作建设欣克利角C核电站,这是中国首次与发达国家在重大战略行业开展合作,将成为中英务实合作的旗舰项目。双方在金融合作领域取得新的突破,当时双方同意就上海证券交易所和伦敦证券交易所互联互通开展可行性研究,现在已经实现。双方同意建立“中英创新合作伙伴关系”,加强中英创新等新兴产业合作。双方宣布建立中英高级别安全合作对话机制,进一步推进安全执法领域合作。中英还就在管理和技术层面开展抗生素耐药性国际合作达成共识。英方支持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愿为此发挥英方的作用。
三是培育中英友好更牢基础。习主席与英各界人士广泛交流,亲自推动中英人文交流,为两国关系奠定了更加坚实的民意和社会基础。习近平主席着眼于英国人民,同英各界人士广泛接触。他出席伊丽莎白二世女王举行的系列国事活动,同三代王室成员亲切友好交流,对英国王室长期支持中英关系发展表示赞赏。他在英国议会发表讲话,鼓励议员做中英关系的积极推动者、中英友好的贡献者、中英合作的支持者,受到两院议员长时间起立鼓掌欢迎。他在金融城发表重要演讲,面向700多位社会名流宣示中国政策主张。他出席中英工商峰会,充分肯定英工商界支持中英经贸合作。他看望全英孔子学院师生代表,勉励他们为传播文化、沟通心灵、促进世界文明多样化作出更大贡献。他拨冗会见英国友人,不忘为中英关系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老朋友。习近平主席还深入乡村酒吧,走进企业学校,接触普通民众,身体力行,引经据典,讲述一个个中英友好的佳话,增进了两国人民的友情。习近平主席此访受到英国各界人士热烈欢迎,极大激发了英国民众了解中国、认识中国的热情,播下了长久友谊的种子,为中英合作奠定了更加坚实的民意基础。
我深切地感受到,习主席访英的“超级效应”正不断转化为中英关系的发展成果,将中英合作的广度与深度推进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我想举三方面的例子:
第一个是中英法合作的欣克利角C核电项目成功落地。这个项目是迄今为止中国对英最大单笔投资,也是中国在海外最大单笔投资,是中英关系“黄金时代”的旗舰项目,也是三方合作高层次高水平的标志性项目,在应对气候变化、开发新能源等方面都具有全球意义。
第二个是中英金融合作日益成为新亮点。英国在西方大国中首个发行人民币主权债券,率先申请加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目前,伦敦已成为中国之外全球最大的人民币离岸交易中心和第二大人民币离岸清算中心。今年6月,中英成功启动“沪伦通”,开创了中国与境外资本市场互联互通的先河。
第三个是“一带一路”等将成为中英合作的重要增长点。近年来,中英在东西方务实合作中一直发挥着引领作用,英国在西方大国中第一个加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第一个任命“一带一路”特使、设立专家理事会,第一个同中国共同发布《科技创新合作战略》。去年中英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签署超过20亿英镑的商业合同,今年6月第十次中英经济财金对话上双方达成包括“沪伦通”在内的69项成果。
中英经贸投资合作快速增长,去年两国贸易额已达804.4亿美元,是65年前的5000多倍;截至2018年底中国对英累计非金融类直接投资220亿美元,英在华直接投资累计245亿美元。
当前,中国正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这必将释放出巨大红利;英国正致力于脱欧后打造“全球化英国”,积极拓展全球经贸伙伴,这些为中英关系深化互利合作带来重大机遇、开辟广阔前景。双方正在落实第十次经济财金对话成果,加强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十三五规划”与英国现代产业战略、“英格兰北方经济中心”、“中部引擎”等战略对接,进一步深化两国在“一带一路”、贸易投资、基础设施、装备制造、高科技、金融、创新等领域合作,做大做强共同利益蛋糕,更好造福两国和两国人民。
今年是中英建立代办级外交关系65周年。展望未来,我对中英关系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我相信,只要双方顺应时代潮流,抓住合作机遇,坚持相互尊重、合作共赢,妥善处理和管控好分歧,中英关系就能够保持良好发展势头,中英关系“黄金时代”就会不断结出“黄金成果”。
人民网:您加入外交官队伍以来,中国的外交理念是怎样的?经历了哪些变化?通过这些变化,您有哪些个人感受?
刘晓明:在我40多年的外交生涯中,中国外交走过了十分不平凡的发展历程,中国外交理念的演变精彩纷呈。从中国与世界关系的视角看,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
一是上世纪50年代,我们倡导和确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70年代提出“三个世界”划分理论,有力维护了国际战略平衡。特别是随着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中国开始大踏步走向国际舞台。
二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向经济建设,我们提出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反对霸权主义、促进共同发展,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了良好外部环境。
三是世纪之交,面对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我们准确把握住中国与世界联系日益紧密的发展趋势,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推动建设和谐世界,使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影响和作用不断扩大。
四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统揽全局,深刻把握中国和世界发展大势,高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旗帜,倡导共建“一带一路”,引领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主张新倡议,形成和确立了习近平外交思想。
这些外交思想理念的发展与新中国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紧密相连,伴随着中国不断走近世界舞台中央。我想从三个角度谈谈感受:
第一,体现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走出的是一条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之路,体现出的是鲜明的中国风格、中国特色和中国气派。中国外交的思想理念植根于“和而不同”、“协和万邦”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源于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丰富的外交实践。事实表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外交的最大特色和最大优势。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发展是中国外交的本色。我们将始终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第二,彰显广博的世界情怀。习近平主席强调:“中国共产党既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也把为全人类作贡献作为重要使命”;“世界好,中国才能好;中国好,世界会更好”。这些充分体现了习近平主席作为大国领袖的世界情怀和历史担当。新时期中国外交以更宏阔的格局、以更宽广的视野,致力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实现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维护和促进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共同利益。
第三,蕴含深邃的时代精神。中国外交工作的内涵和外延不断发展,外交思想理念始终顺应时代潮流和国家改革发展大局,勇于创新、善于创新。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外交理论和实践创新实现了新飞跃,从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从正确义利观到新发展观,从新安全观到全球治理观,不仅顺应和引领时代潮流,更为应对各种全球性挑战贡献了中国理念、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人民网: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的外交成就举世瞩目。您如何评价我国的外交成就?您认为,我国取得这些成就的成功经验是什么?
刘晓明:70年披荆斩棘,70年春风化雨。我认为,中国外交取得的辉煌成就突出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国际地位大幅提升。经过70年不懈努力,中国国际地位和影响早已今非昔比,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联合国第二大会费国、第二大维和摊款国。我们不仅成功主办“一带一路”、二十国集团、亚太经合组织、金砖国家、上合组织、亚信等重大峰会,还创设了亚投行、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显著提升了我国的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和塑造力。
第二,对外交往全面拓展。70年来,我们的建交国从18个增加到178个,建立了110对伙伴关系,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我们同主要大国关系总体稳定、均衡发展,周边睦邻友好深入人心、开花结果,同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不断迈上新台阶。中国一步一个脚印,深化和完善遍布全球的伙伴关系网络。我们的朋友遍天下。
第三,开放合作走深走实。70年来,中国不断融入世界,不断深化与世界各国的开放合作、互利共赢。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外交服务发展的重点转向全面对接和参与国际经济体系。我们始终把服务改革开放稳定置于外交工作的优先任务。共建“一带一路”是中国推进全方位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为多边主义和全球治理凝聚了更多共识,也为各国共同发展开辟了广阔前景,现已成为最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最大规模的国际合作平台。
第四,捍卫利益坚决有力。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是中国外交的神圣职责,任何人都不要幻想让中国吞下损害自身利益的苦果。70年来,我们坚决维护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安全,在台湾、香港、涉疆、涉藏、南海等问题上坚决斗争,坚定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促进开放型世界经济,维护多边贸易体制,拓展国家发展空间和长远利益。
第五,外交为民更加到位。“中国脚步”走到哪里,“中国的领事保护”就延伸到哪里。这充分体现了中国外交为民服务的宗旨。我们积极推进签证便利化,提升了中国护照“含金量”。我国已同146个国家缔结了适用范围不等的互免签证协定,持普通护照的中国公民可以通过免签或落地签的方式,前往72个国家和地区。中国外交部开通了12308领事保护热线,及时有效维护我海外公民、企业合法权益和利益。
上述成就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主要包括:一是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外交大权在党中央,加强党对对外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二是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通过对话协商和平解决国家间的分歧和争端,反对动辄诉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三是始终倡导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核心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四是始终坚持将维护自身利益与促进人类共同发展相结合;五是始终坚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等。
人民网:您对我国的外交事业有哪些期待?身为一名资深外交官,您对年轻的外交官有哪些寄语?
刘晓明: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的发展正处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随着中华民族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外交事业正在展现出更壮丽的图景、更宽广的舞台。与此同时,我们面临的各种挑战和风险也在增多,特别是国际舆论针对中国的误解、猜忌和歪曲论调也在增多。我认为,中国外交要不断展现新气象、新作为,不仅要善于实践、勇于创新,还要更加积极主动地传播中国声音,提升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我们要理直气壮地引导国际社会正确看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认识到这是人类制度文明史上的伟大创造,不仅为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提供了全新选择,更为人类探索建设更好社会制度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我们要用国际社会“听得到、听得懂、听得进、听而信”的方式进一步讲好中国故事,让世界看到一个更加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外交官是中国外交事业的未来和希望。习近平总书记说,新时代中国青年处于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时期,既面临着难得的建功立业的人生际遇,也面临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时代使命。
我认为,新形势下,青年外交官要以实现民族复兴和人类进步为己任,不辜负党的期望、人民的期待、民族的重托,不辜负我们这个伟大的时代。
首先,忠诚是外交事业的底色。青年外交官必须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牢记使命担当,自觉践行外交人员核心价值观,始终旗帜鲜明维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其次,实干是外交事业的主旋律。青年外交官要发扬“文装解放军”的优良传统,苦练本领、甘于奉献,在担当中历练,在尽责中成长,早日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合格接班人。
第三,斗争是外交事业的必备本领。青年外交官要勇于直面矛盾问题和风险挑战,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要在外交实践中学习斗争方法和斗争艺术,在斗争中练胆魄、磨意志、长才干。
(责编:杨牧、刘洁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