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讯 6月12日,《深圳改革创新丛书》《深圳学派建设丛书》(第六辑)新书发布会在京召开。
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局长马援表示,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国运强。”文化强国要求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做好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一个文化强国的崛起离不开学术文化的建设,一个高品质城市文化的建设也离不开学术文化的支持。经过多年积累,深圳学术文化建设初具气象,深圳学派的繁荣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深圳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圳改革创新丛书》《深圳学派建设丛书》两个丛书就是深圳社科界把学术理想成功转化为现实成果的产物。丛书在指导思想、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迸发出崇尚创新、提倡包容、敢于担当的活力,为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立论,对时代发展作出富有特色的理论阐述,会为深圳实施发展文化强国战略起到有力的促进作用。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党委书记、社长赵剑英指出,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变革中,深圳始终扮演着实验田、排头兵的作用,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启和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经验、作出了重大贡献,将深圳的改革创新置于历史的视角下来审视具有特殊的意义。无论是一个国家,还是一座城市,其发展、创新总有理论奥秘存在,这一理论奥秘需要研究者、理论工作者乃至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专业人士去提炼。两套丛书实际上就是对深圳各个领域改革创新成果、经验的梳理和总结,丛书富有时代性、探索性和前沿性。对中国改革开放的推动、中国道路的探索都具有借鉴和指导意义。
深圳市社会科学院(社会科学联合会)副巡视员罗思介绍,两套丛书项目自2013年至今已出版了6辑共71部著作。第6辑丛书一共有12部著作,内容包括人才竞争、城市更新、医院管理、城市空间优化、GDP核算、党建等多个研究领域,涉及法学、哲学、艺术学、文化学、经济学、政治学等多个学科。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孙宪忠表示,深圳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先行者,是出思想、出经验的地方。深圳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出了哪些思想,研究者进行的丛书价值非凡。
据悉,《深圳学派建设丛书》(第六辑)共计6本,分别为《深港地名文化比较研究》《艺术在中华文化复兴中的建构作用》《动产抵押法律制度研究》《“一带一路”开创人类文明新纪元:兼论中国、印度的历史担当》《思想史语境中的马克思财产权批判理论》以及《宪法在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效力和适用研究》。《深圳改革创新丛书》(第六辑)共计6本,分别为《社区党组织政治功能研究——以深圳北站社区为例》《深圳人才竞争力研究》《深圳构建现代公立医院管理制度探索》《R&D支出纳入GDP核算方法研究》《深圳城市更新政策研究》以及《珠三角湾区城市群空间优化研究——基于生态系统的视角》。
(责编:李圆征(实习生)、常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