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优美的日坛公园坐落在北京市中心。日坛是北京市著名文物古迹“五坛”之一,1530年落成,是明清两代帝王朝拜太阳神的地方。2030年日坛公园将迎来建园500周年庆典。日坛公园绿树掩映、鸟语花香、幽静宜人,有“城市绿肺”的美称,是游客和市民,尤其是北京老年人最喜爱的公园。从早春到深秋,园中花香四溢,樱花、荷花、菊花各司一季。树荫下,花丛边,老人们三五成群:有的打太极练瑜伽,有的随着施特劳斯的旋律翩翩起舞,有的合唱经典中外文歌曲,有的用海绵水笔挥毫写地书,有的饶有兴致地逗鸟遛鸟。老北京尤喜在日坛北门边高大的悬铃木下闲坐。前几天园中一棵亚洲树冠最大的悬铃木刚满70岁。挺拔的悬铃木是新中国的同龄人,也是中国经济奇迹创造者的同龄人。树与人相互依存,和谐共处:古木赠银发人以绿荫和凉爽,银发人予古木以爱惜和照料。
突然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正常的生活节奏,城市、公园、街巷热闹不再。400多岁的日坛公园骤然冷清,两个多月来,这里一片寂静,孩子们的嬉闹声、清脆的鸟叫声都消失了。世界被疫情带来的恐慌所笼罩,病毒肆意攻城略地,死亡人数不断攀升的报道刷爆全球媒体头条。凶险的新冠病毒威胁着各年龄段人群,尤其是60岁以上人群。
各国医护人员不顾个人安危,在战疫一线奋力救治受感染的病人,尤其是高龄患者。遗憾的是,冷酷的现实中也不乏反例。医疗资源挤兑,人工呼吸机数量缺乏,医生被迫在救治年轻患者与年长患者间做出艰难道德选择的报道屡屡见诸西方媒体。有媒体披露,因为害怕感染,欧洲个别养老院出现护理人员集体逃离,老人无人看护的惨状。法国作家小仲马说:“履行职责有时很痛苦,不履行职责更痛苦”。
独居老人要居家隔离,日常生活怎么办?疫情暴发不久,中国就遇到了这个复杂的问题。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老年人口数据,2018年末,中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24949万人,占总人口的17.9%。基本养老金已16年连续增长,11800万人享受基本养老金,占60周岁及以上人口的47.3%,比2017年增加772万人。大规模扶贫减贫,控制医疗收费,发展教育,促进就业,开设专业养老机构等一系列措施使中国老年人的生活质量逐年提升。中国医疗卫生事业改革40年取得了显著成就,2015年中国人均寿命延长至75岁,而且未给社会造成额外的经济负担。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的调查显示,新冠疫情前36.6%的老年人(农村人口的40%,城市人口的30%)表示,子女成年离家单独生活后有孤独感。
在14亿人口的中国,保护老年人群体免受新冠病毒感染是全社会的重要责任,也是一场对人性与孝心的考验。武汉的医护人员身处疫情中心,竭力救治每一位患者,面临着最严峻的考验。4月中旬,武汉80岁以上的高龄患者有2500多人,其中40%是重症。武汉80岁以上高龄患者救治成功率接近70%,有7位百岁老人治愈出院,这是极为罕见的医学成就,是中国抗疫斗争的转折点。武汉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通报的累计确诊病例数共50333例。4月4日起,湖北全省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0例;4月24日,湖北省所有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全部出院,首次实现住院病例清零。无论在城市还是农村,老年人群体都受到全社会的关爱。
新冠疫情期间,中国政府不仅全力救治高龄患者,还多方举措,为老年人提供优质的医疗和护理服务,让他们在疫情期间生活得丰富多彩,充实幸福。2020年1月25日,中国大陆所有老人院暂停亲属探视。据中国民政部统计,截至2019年初,中国共有各类养老机构16.8万个,养老服务床位合计 727.1 万张,每千老年人拥有29.1张养老床位。最近五年,中国养老机构的数量增长了三倍,服务床位数翻了近一番(截至2013年底,全国有各类养老服务机构42475个,拥有床位493.7万张)。所有养老机构的设施均符合质量和安全要求。距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400公里的治多县幸福敬老院海拔4500米,共护理186名老人。敬老院供应一日三餐,有医院、药房、中医药浴诊疗室、体育活动室、棋牌室和阅览室。合肥九久夕阳红老年公寓有4500名老人入住,配套设施包括医院、康复中心、文体中心、休闲购物中心。
上述两例基本代表了当前中国专业养老机构的总体水平,这里有专业的医生和训练有素的护理人员。在医生和护工的精心照料下,疫情期间,中国没有发生养老机构新冠肺炎死亡案例。3月5日起,疫情中低风险省区在不放松防控力度的同时开始恢复家属探视服务。4月28日,全国养老机构在在防控优先的前提下全面恢复服务。上级主管部门要求各地养老机构充分重视老人的生命健康安全,提升护理服务的水平。
最近25年,中国政府持续加强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治化建设。2013年7月1日,修订后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正式生效。国家和社会高度重视老年人权益保护工作。新冠疫情期间,全国、省、市各级老年人社会组织、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均积极行动。医疗机构快速开通了在线咨询,互联网医疗机构为老年人推出免费线上体检。各县市均开通了疫情防控期间特殊困难老年人关爱服务热线。各级政府协同居委会、村委会、民政部门和老年人护理机构展开排查,为子女处于医疗隔离或在国外的独居老人提供生活帮助。
疫情教会每个人适应新常态,无论是老人,还是因为种种原因无法在膝下尽孝的子女。互联网成了联系两代人的纽带。许多老年人在子女和志愿者的指导下学会了上网。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4月底最新发布的报告显示,截至今年3月,中国网民数量继续增加,达到9.04亿,比去年增加了7508万。圆通、申通、韵达、顺丰、京东物流等快递、电商物流将医用物资、防护用品通过快递源源不断送达抗疫最前线。中央电视台和地方电视台为老年人制作和播放各种专题节目。中等高等专业培训机构推出面向老年人的在线学习项目。截至2020年3月,中国在线教育用户规模达4.23亿,较2018年底增长110.2%。数据显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同时使用多个在线教育平台的积极用户规模超过1000万人/天。体育培训机构在微信上开设训练教程,线上象棋、跳棋培训课。为老年人提供免费咨询和服务的青年志愿活动变得更加富有内涵。
网购、非接触式支付等新型生活方式成为老年人的生活日常。居家隔离促使网上外卖和电商需求快速增长。截至2020年3月,中国网上外卖用户规模达3.98亿,占网民整体的44.0%;网购用户规模超过7.1亿人。手机上网达99.3%。80%的订单选择无接触配送。在线购买新鲜蔬菜食品的订单数量激增,法国家乐福的蔬菜到家订单增长了600%。据预测,2022年中国生鲜电商市场交易规模将有望突破7000亿元。今年网络商品零售总体交易规模预计超过10万亿元。
目前,中国几乎所有的县级以上城市都有快递网点,全国96.6%的乡镇已经建有快递网点,有26个省(区、市)实现了乡镇快递网点全覆盖。近几年,中国主要城市智能快件箱已达40.6万组,智能快递服务日益广泛,每天快递量已超过2亿件。即使受到疫情影响,今年一季度农村地区收投快件量依然超过30亿件,支撑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超过2000亿元。
疫情极端条件下积累的经验已落实到实践。2020年4月9日,国家邮政局召开2020年二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对此前发布的《快递进村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进行解读。《行动方案》明确,到2022年底,中国农村快递服务深度显著增强,县、乡、村快递物流体系逐步建立,城乡之间流通渠道基本畅通,农村综合物流服务供给力度明显加大,符合条件的建制村基本实现“村村通快递”。
中国自古就有维护长者尊严,尊重长者威信,聆听长者智慧的传统。古书《全相二十四孝诗选集》充分说明了孝道在中国传统社会的重要性。今天年过花甲的一代人40年前风华正茂,他们为改革开放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是中国最宝贵的社会资产,是中国发展的建设者和受益者,是中国走向繁荣昌盛的功臣,关心和爱护他们是国家的重要职责。将老一辈的经验发扬光大,让老一辈运用知识和能力继续发挥积极的社会作用符合国家的利益。老一辈对后疫情时代的认知非常关键,他们的智慧将指导中国应对解决新一轮全球粮食、能源、金融和经济危机引发的种种问题。
今年“五一”,故宫,曾经的皇宫、紫禁城,重新开门迎客。此前,中国分期分批开放了所有博物馆、公园和风景区。武汉黄鹤楼迎来了首批预约游客。日坛公园也恢复了往日的热闹场景。“五一”小长假,许多老年人和子女、孙辈来到日坛公园,坐到久违的悬铃木下。抗击疫情让中国人更加珍惜家庭,也让中华民族更加团结。就像孔子在两千多年前所言:“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这句话蕴含的哲理不断滋养着中国文化。尊重、爱护、孝敬长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规范,2020年这个因新冠疫情而不平凡的春天,孝道再次充分展现出其强大的精神力量。
(作者系政治学博士、太和智库高级学者、上海合作组织前秘书长)
点击阅读俄文版
(责编:崔越、杨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