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中国弘扬国际人道主义精神的体现”(患难见真情 共同抗疫情)

时间:2020-04-20 09:25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的严峻形势,中国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同各国分享防控有益做法,开展药物和疫苗联合研发,并向出现疫情扩散的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国际人士认为,面对疫情,只有秉持国际人道主义精神,通力合作,才能战胜疫情,这也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生动实践。

  “应对疫情需要国际合作,需要人道主义精神”

  当前,疫情已波及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球确诊病例超过220万例,死亡病例超过15万例。一个个鲜活的生命经历痛苦甚至逝去,令人痛心。

  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北京时间4月19日21时,美国累计确诊病例近70万例。美国媒体称,医疗物资短缺等问题阻碍美国应对疫情。欧洲累计确诊病例超过110万例。世卫组织欧洲区域办事处主任克卢格指出,欧洲疫情令人担忧。除了患者多是老年人外,医疗物资及设备严重短缺是主要原因。

  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指出,人类应对疫情的能力与成败,最终取决于世界上最薄弱的医疗体系。那些医疗卫生系统脆弱的欠发达国家和地区,有可能成为下个阶段疫情的重灾区。

  中东地区多个国家长年战火频仍,政局动荡,民生困顿,再加上部分西方国家的经济制裁,种种因素叠加,加剧了中东国家抗疫的难度;亚太地区发展中国家众多,一些南亚、东南亚国家医疗资源不足,检测手段有限,确诊病例数不断增长,疫情不容忽视;拉美国家公共医疗系统效率较低,防疫设施、医疗物资和医护人员不足,有效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压力大。

  在美国库恩基金会主席罗伯特·劳伦斯·库恩看来,要让疫情防控国际合作更加高效,须从两方面入手:第一,医护人员之间加强交流合作,包括防控经验、诊疗方案等的沟通。第二,在紧急医疗物资的采购和援助等方面加强合作。

  今年3月,联合国启动总额20亿美元的“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人道主义应对计划”,用于在南美洲、非洲、中东地区和亚洲开展疫情防控工作。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说:“我们必须帮助那些极度脆弱的人、数以百万计没有能力保护自己的人。这是一个涉及基本人类团结的问题。”

  “面对疫情,没有国家可以独善其身,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应对疫情需要国际合作,需要人道主义精神。”世卫组织驻柬埔寨代表李爱兰说。

  “对生命的尊重闪耀着人性的光辉”

  目前,中国政府已经或正在向127个国家和4个国际组织提供包括医用口罩、防护服、检测试剂等在内的物资援助,向17国派出医疗专家组,同150多个国家以及国际组织举行了70多场专家视频会。中国地方政府、企业和民间团体已向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以及国际组织捐赠了医疗物资。

  目前,中国政府正通过鼓励航空公司用客运飞机直飞货运运输、增加中欧班列的班次密度、开辟国际快船运输渠道、加强运力调配等方式,提升中国国际货运能力,保障国际物流供应链稳定。

  李爱兰表示,世卫组织赞赏中国在抗疫国际合作中展现的团结精神和国际人道主义精神,赞赏中国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这一理念对完善全球公共卫生治理有着重要作用。

  “中国向意大利等疫情较严重的欧洲国家提供了大批紧缺医疗物资,可谓雪中送炭。”法国尼斯欧洲研究所学者乔治·佐戈普鲁斯说,面对这场全球公共卫生危机,中国向多国派出医疗专家组,分享防控经验,所体现的大国担当和国际人道主义精神给困境中的人们带来了希望。

  “中国与包括哥伦比亚在内的拉美和加勒比国家举行视频工作会议,分享中国抗疫信息和经验,并提供亟须的物资援助,展现了携手抗疫的团结精神。”哥伦比亚—中国友好协会副主席吉列尔莫·普亚纳说。

  塞尔维亚前进党副主席马尔科·久里奇表示,中国抗疫医疗专家组不远万里、不辞艰辛来到塞尔维亚共同抗疫,这份真挚的情谊和高尚的国际人道主义精神将被塞尔维亚人民所铭记。在中国专家的建议下,塞尔维亚采取有效措施,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疫情蔓延。“中国向多国派遣抗疫医疗专家组共同抗疫,对生命的尊重闪耀着人性的光辉。”

  “现在是弘扬国际人道主义精神的时刻。在巴基斯坦公共卫生系统面临巨大压力时,中国为巴基斯坦提供口罩、防护服、呼吸机等紧缺防疫物资,并派出抗疫医疗专家组提供支持。这是中国对处于困境中的伙伴的真诚帮助,这是中国弘扬国际人道主义精神的体现。”巴基斯坦媒体与交流研究所所长瓦力·扎希德表示,疫情再次证明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性,国际社会需要彼此合作,共克时艰。

  “中国行动令人钦佩”

  中国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既对本国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负责,也对全球公共卫生事业尽责。

  佐戈普鲁斯表示,这场疫情让各方更清醒地意识到,人类是一个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国际社会应该守望相助、同舟共济。“人道主义不是高谈阔论,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是扶危济困,是共克时艰,是主动履行国际义务,而不是推卸责任。现在是全球抗疫的关键时刻,国际人道主义精神更显其重要价值。多一点国际人道主义精神,就能多挽救一些人的生命。中国和欧盟出于人道主义向伊朗等国家和地区提供了抗疫物资。还有什么能比救人于危难更有意义呢?将抗疫合作政治化是对生命的漠视,与国际人道主义精神背道而驰。”

  近日,津巴布韦首都哈拉雷市的威尔金斯医院在中资民营企业出资下完成升级。哈拉雷市卫生局局长崇齐说:“我们现在能够为重症患者提供治疗,我们有重症监护室,有呼吸机,可以挽救更多的生命!”3月初,威尔金斯医院被指定为哈拉雷定点隔离和诊疗医院。升级改造项目完成后,医院病床数从35张增加到60张,还增配了10张重症监护室床位,具备较好的隔离和诊治条件。

  俄罗斯战略发展基金会专家委员会主席沙特罗夫表示,中国仍面临疫情防控压力,但依然向各国伸出援手,采取国际人道主义行动,彰显大国担当。“中国从来不会在朋友有难时袖手旁观。”俄罗斯科学院非洲研究所研究员杰伊奇表示,从1963年起,中国定期向非洲国家派遣医疗队。埃博拉疫情期间,中国医疗队在其他人撤出时“逆行”进入灾区,将生死置之度外。如今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中国政府和企业向非洲国家提供了大量援助,除了捐赠医疗物资,还派遣医疗专家,与非洲国家卫生专家举行视频会议进行交流,支持非洲国家战胜疫情。“中国行动令人钦佩。”

  西班牙前驻华商务参赞恩里克·凡胡尔认为,没有哪个国家可以独立应对这场全球公共卫生危机,国际社会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团结与合作,患难与共、守望相助的国际人道主义精神在当前显得弥足珍贵。“只有通力合作、相互支持,才能共同战胜疫情。”

  (本报北京、华盛顿、布鲁塞尔、莫斯科、约翰内斯堡、曼谷、里约热内卢、罗马、伊斯兰堡、马德里4月19日电  记者王骁波、郑琪、任彦、殷新宇、李滢嫣、赵益普、朱东君、韩硕、叶琦、丁雪真、姜波)


  《 人民日报 》( 2020年04月20日 03 版)

(责编:岳弘彬)

杏彩网页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