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中文化交流成果正在不断扩大”

时间:2019-11-19 21:01      

  为期3天的第八届圣彼得堡国际文化论坛11月16日在俄罗斯圣彼得堡落幕。几天来,来自世界各地的音乐家、舞蹈家、戏剧表演家每天在这里登台汇演;来自96个国家和地区的3.5万多名嘉宾,围绕“全球化世界中的文化密码”这一主题,展开文化交流与文明对话。作为本届论坛主宾国,中国举办了一系列文化艺术活动,让本届论坛洋溢着浓浓的“中国风”。

  “对美好音乐的欣赏,从来不分民族”

  “中国‘孔雀’太惊艳了!”15日,在论坛开幕晚会上,在俄罗斯马林斯基新剧院舞台上,中国民族舞蹈演员翩翩起舞。月光下,栩栩如生的“孔雀”,引发全场观众热烈的掌声。

  悠扬的竹笛声、俏皮的唢呐声让现场观众听得如痴如醉。50多岁的安娜兴奋地说:“赞美之辞已无法表达我的震撼与喜爱。”她认为,“对美好音乐的欣赏,从来不分民族。”

  在中国文化和旅游部牵头下,中国对外文化集团有限公司组织了多家国内知名艺术单位参与了论坛演出和交流活动,既有多次在海外巡演绽放异彩的上海民族乐团《海上生民乐·和平颂》,也有曾在“2019契诃夫国际戏剧节”上广受好评的中国国家话剧院创作的《兰陵王》。

  “中国艺术的感染力令人印象深刻。”俄罗斯安德烈耶夫国立模范民族乐团团长娜塔莉娅·米蒂娜对记者说。4年前,中国作曲家赵季平创作的民族交响史诗《和平颂》,由安德烈耶夫国立模范民族乐团完成其在俄罗斯首演。时隔4年,两国艺术家联袂献演的《和平颂》再度响起。“这不仅是两国民族乐团的简单合作,也是两国艺术家在浓烈艺术情感中从音乐到心灵的共振,抒发两国人民同护和平、携手前行的美好愿景。”米蒂娜说。

  “俄罗斯对中国文化的兴趣日益浓厚”

  论坛期间,东道主特地为主宾国举办了两场中俄文化交流圆桌论坛。一场的主题是“‘一带一路’中的语言文字空间,对高校的机遇和挑战”,另一场的主题是“中俄电影领域的联合项目”。来自中俄两国的高校校长、教育学家、出版人士、电影创作和发行人,汇聚一堂,集思广益。

  一个个深层的问题,一项项合作的提议,正从论坛上的探讨,转为线下的具体项目。

  圣彼得堡大学最近做了两件与“推广中国文化”有关的事:一是开通网络中文课程,让所有对中文感兴趣的人在线学习中文及中国文化。二是在论坛召开前夕,推出3本电子版的中国古典书籍——《红楼梦》《元朝秘史》手抄本和19世纪末出版的《中国古代美人画像》。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俄罗斯对中国文化的兴趣日益浓厚,俄中文化交流成果正在不断扩大。俄中文化交流互鉴应对彼此文化传统和思想理念有更深入了解。”圣彼得堡国立大学东方系常务副主任罗季奥诺夫认为,“随着俄中各领域、各层次交往不断加深,中国文化在俄罗斯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希望未来俄中人文交流为促进两国人民相互了解和友谊发挥更大作用。”

  艾尔米塔什博物馆与中国故宫博物院的合作正在不断加强。不久前刚去过北京的艾尔米塔什博物馆副馆长斯维特拉娜·阿达克西娜女士透露,两个国家级博物馆将通过策展办展、复刻冬宫著名孔雀钟等合作,在传播模式上相互借鉴,在科技呈现上不断共享,将丰富的博物馆展品带给两国民众。

  “俄中应成为文化交流互鉴的典范”

  走近,是了解的开始;融入,是欣赏的基础。更多形式的文化深度融合,在更多文化领域里积极推开——

  根据中国作家莫言的剧本《我们的荆轲》编排的俄罗斯版戏剧《杀君行》11月14日在圣彼得堡举行首演。剧里的重要角色全部由俄罗斯演员担任。“这是一部将戏剧与文学、东方造型艺术与音乐、诗歌和中国书法融合的尝试。”该剧创意作者、制片人尤利娅·梅利尼科娃说。

  论坛期间,俄罗斯亚历山德斯基剧院与中国国家京剧院,签约联合打造《叶甫盖尼·奥涅金》,用中国国粹京剧“唱念做打”的传统艺术手法,对普希金的长篇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进行全新挖掘和演绎。

  据透露,2020年和2021年中俄两国将互办科技创新年。两国文化部门将在互办科技创新年框架内,继续加强文化艺术人才交流和培养,推动高质量联合作品创排,开展更深层次文明对话,增进两国人民相互了解和友好感情。

  “中国有许多出色的音乐家。”近年来,俄罗斯别尔哥罗德交响乐团指挥家德米特里·菲拉托夫与中国同行有过多种方式的合作。论坛期间,当中俄两国的艺术家共同奏响庆祝建交70周年的《祖国颂》乐曲时,他深有感触:“艺术交流合作,能够拉近人民心灵的距离。”

  “好朋友、好邻居尤其需要加深了解,彼此欣赏。”圣彼得堡国立大学校长克罗帕切夫说,“文化的交流应该实现全方位、多形式,尤其是对于音乐、绘画、舞蹈等文化交流形式更应加强,俄中应成为文化交流互鉴的典范。”

  (本报圣彼得堡11月18日电)  


  《 人民日报 》( 2019年11月19日 03 版)

(责编:牛镛、岳弘彬)

杏彩网页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