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湖州11月18日电(记者李锋)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华通讯社、浙江省人民政府主办的“中国治理的世界意义”国际智库学术论坛11月18日在浙江省湖州市举行。来自近20个国家的200余位嘉宾与会,共同探讨中国治理的宝贵经验和世界意义,深入研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之策。
党的十八大以来,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的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的一体建设,既最大程度地激发了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又最有效地保障了社会公平正义。现在,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正视中国制度、中国治理。这充分表明,“中国之治”蕴含的制度价值、治理经验具有世界意义,可以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借鉴。
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蒋建国向与会嘉宾分享了一组数据:70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持续向贫困开战,超过8亿人口先后摆脱贫困。特别是中共十八大以来,贫困人口减少9200多万,770多个贫困县摘帽。明年,剩下的600多万贫困人口将全部脱贫,近14亿中国人民将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蒋建国说:“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绝对贫困问题即将得到历史性解决。这充分表明,新中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是管用的、有效的、成功的。”
浙江省省委书记车俊在发言中讲了一个生动的案例。作为本次论坛举办地,湖州市吴兴区织里镇以生产绣花枕套和童装起家,把一条摆摊叫卖的只有0.8平方公里的“扁担街”发展成了占地25平方公里,集聚1.3万家的企业和45万人口的中国童装名镇,产量约占全国一半。然而,快速发展也给织里镇带来了成长的烦恼——治理的难题。在发展过程中,小小的织里镇曾经各种矛盾叠加,各种事故频发。织里人痛下决心,转变观念,创新治理,用绣花的功夫来解决社会治理的短板,裁剪乱象,编制网格,缝合分歧,打了一个治理的翻身仗,把一个环境差、秩序乱的大工厂转变为和谐安定、百姓安居的产业新城。
织里镇的焕然一新让“全球化”概念首倡者之一、英国知名社会学家马丁·阿尔布劳印象极为深刻,他告诉在场嘉宾,织里镇就是中国40多年成功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治理的缩影和最生动体现。
阿尔布劳说,2014年2月17日,习近平主席明确提出要求,中共必须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对于一个不断变化和发展的世界而言,这三项基本要素同样是必须的,社会的进步要求各国的社会治理应不断努力将科学、民主和法律结合起来”。
“中国之治”成功的背后是文明的力量。与会人员高度赞赏中国的世界文明观,认为中国的世界文明观体现了古老中华文明的智慧和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历史担当。中国倡导的价值观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共鸣和影响力。他们认为,中国为国际社会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可能”,那就是摒弃丛林法则,不搞强权霸凌,超越零和博弈,开辟一条共商共建共享的文明发展新道路。
出席论坛的捷克前总理伊日·帕鲁贝克认为,中国的文明传统决定了中国道路的未来是文化的复兴而非霸权的崛起。他表示,中国领导人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在亚非拉和欧洲引发热烈反响,是中国对世界做出的又一个巨大贡献。“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治理经验对许多发展中国家而言有着显著的吸引力,中西两种治国理政模式理应和平并存”。
与会人员普遍认为,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中国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工业化进程,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利益格局深刻调整的背景下,中国长期保持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最有安全感的国家。
“我去过很多国家,但感觉只有中国是最安全的”,中东战略研究论坛执行主任阿卜杜勒—穆哈迪·阿布莫塔维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在场嘉宾,安全是任何社会实现稳定的基础,安全意味着更多投资和更强劲的发展。“我到中国后不小心丢了护照,但在不到6个小时的时间里,中方就帮我找回了护照,这就是一个真实的中国。中国具有专业而精准的信息管理系统,所有部门的整体性令人惊叹。”
(责编:崔越、杨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