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上海11月1日电(记者吴宇)来上海任职三年,亲身参与两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土耳其驻上海总领事萨布里·通奇·安格乐向新华社记者讲起进博会来已是如数家珍。首届进博会,土耳其43家企业参展,展馆面积800平方米。今年,58家企业参展,近2000平方米,参展面积翻了一番多。
安格乐说,其中,仅土耳其航空一家,就由首届的20平方米扩大至150平方米。其背后的动力,是2018年访问土耳其的中国旅客达到40万人次,比上一年大幅增长七成。
“土耳其政府鼓励企业抱团参展进博会,我们相信中国市场持续开放将为世界创造更多商机。参展进博会,是土耳其在‘一带一路’框架下加强与中国合作的新机遇、新起点。”安格乐说。
据介绍,首届进博会上,土耳其家电企业与中国一家电商平台签署了时长三年、总额达5亿欧元的购货备忘录,今年多家企业持续参展;橄榄油、坚果、茶等农产品企业也看好中国市场长远发展;航空旅行社等服务贸易企业积极性最高,期待中国2021年访土旅客能达到100万人次,未来成为土耳其在东亚地区最重要的旅游客源国。
在安格乐看来,对中国市场,土耳其企业既要重视,更需耐心。因为大多数土耳其人还缺乏了解,进入中国的土耳其企业还较少,时间也较短。
“中国的崛起,对世界来说意味着新的机遇,而不是威胁。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已向外界发出‘共同发展’的清晰信号。通过参展进博会,有助于土耳其与中国进一步拓展务实合作。”安格乐说。
近日,参展第二届进博会的部分土耳其企业通过一票报关的形式,在两个大集装箱中装满了150多个品类的展品,犹如把一个“巴扎”(意为“集市”)搬到了进博会,也创下了进博会举办以来单票展品报关的数量之最。来自土耳其的干果、饮料、食品、日用品、家电、医疗器械等商品,不仅带来了浓郁的土耳其风情,也带来了土耳其企业深度参与中国发展、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渴望。
安格乐表示,“巴扎”是土耳其“活”的历史与文化,正是“巴扎”将四面八方的人和商品聚拢起来,创造出新的合作潜能。相信第二届进博会的土耳其国家馆,可以带给中国观众“巴扎”式的体验,也相信中国创办的进博会能成为国际性的“大巴扎”,带给世界更多发展商机。
(责编:楚天舒(实习生)、杨牧)